索 引 号 | 58105091-0/2019-00939 | 分 类 | 其他/其他 / 通知 |
发布机构 | 市信息中心 | 发文日期 | 2019-07-03 |
标 题 | 关于加强农村集体债务管理的意见 | ||
文 号 | 无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 效 | 有效 |
关于加强农村集体债务管理的意见
连区委农办〔2019〕21号
关于加强农村集体债务管理的意见
为加强村级债务管理,积极化解债务风险,强化“三资”监管,优化农村发展环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控制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年消化”的原则,全面消除面向村级的乱摊派,全面落实村级举债制度,非经营性债务压缩20%以上,债务总额压缩10%以上,坚决遏制债务膨胀势头,促进村级集体经济高质发展,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巩固,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二、具体措施
一要摸清债务底数。各涉农街道要认真组织排查村级债务总量,制定村级债务化解工作方案。要区分债务性质,对债务举债的时间、金额、利率、举债原因或用途、归还期限等,全面予以登记,做到不重不漏。要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在清理登记的基础上,按债务形成的历史原因、性质进行归类,明确债权债务关系,分清偿债责任。对债权债务关系不清、存在异议的,应组织专项审计队伍进行审核认定。清理结果要得到债权债务人签字认可,并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确认。
二要严控村级债务。要严格按照市委办《关于控减村级债务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见》(连委办发〔2018〕64号)文件要求,落实举债申报制度,严格控减新债,努力化解旧债。控减摊派行为,减人减事减开支,严禁平调挪用,严格报销手续,控减村级负担,堵住债务源头。加强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规范资产管理,夯实化解基础。拓展路径、创新机制、鼓励激励发展集体经济,增强偿债能力。加强乡街农经体系建设,优化农经队伍结构,改善村干部队伍管理,强化队伍建设,理顺管理体制。
三要强化“三资”监管。严格落实五项监管机制,常态化运行村级财务乡街代理、村级收支非现金结算、农村产权集中交易、涉农信息阳光监管、“一委三会”民主治理。农经部门作为业务主管部门,要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做好财务管理、资产资源管理、财务公开等业务指导工作。研究制定相关配套制度或实施办法,提升村务卡使用率。适时组织业务培训,提升能力水平。规范农村产权交易,切实提高交易量。要定期开展监督检查,进一步强化村级“三资”监管。
三、工作要求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做好村级债务化解和控制工作,是中央和省市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保持农村社会长治久安的基本前提。各涉农街道要充分认识村级债务控减的重要意义,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把村级债务化解和控制工作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工作,紧抓不放。
二要抓好统筹推进。各涉农街道要对村级债务控减与发展集体经济工作负总责,把加强农村集体债务管理与规范集体资产管理结合起来,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与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结合起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基层基础,加快实现乡村振兴。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制定分阶段工作目标,采取有效措范和方法,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化解与农民利益直接相关、矛盾比较集中的债务,把确属用于村公益事业而造成的欠群众和村干部等个人的债务化解工作放在突出位置。
三要加强分工协作。各涉农街道要结合实际,制定村级债务化解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开展化解村级债务工作。组织、人社部门要抓好基层农经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审计、财政等部门要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为相关部门监管、查处提供依据。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严肃查处贪污、挪用、侵占村集体资产等腐败问题,定期跟踪了解各涉农村(社区)债务化解进展情况,对工作推进缓慢、敷衍塞责、推进不力的,加大问责力度,并严格实施“一案双查”。对典型问题,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系,强化协作配合,增强工作合力。
中共连云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连云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