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66001/2025-00039 分 类 其他/其他 / 议案
发布机构 经发局 发文日期 2025-08-29
标 题 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7号提案的答复
文 号 连区经复〔2025〕14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7号提案《关于培育现代海洋新兴产业集群的建议》的答复
时 效 有效

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7号提案的答复

徐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培育现代海洋新兴产业集群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连云区高度重视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围绕“突出经略海洋,强化向海发展”战略指导,矢志向海图强、赓续蓝色梦想,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发展壮大沿海工业,全面提升海洋服务业,海洋经济呈现稳中向好、质效同升的发展态势。2024年,连云区海洋生产总值188.33亿元,占GDP比重达58.3%。 下一步,我区将加快现代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促进我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立足陆海优势,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一)构建现代化全域生态养殖牧场体系。充分利用广阔的浅海、滩涂和渔业资源,以立体、生态、循环作为核心特色,通过减压控制近岸海水养殖,推行离岸自然生长模式,改单一品种单层养殖为多品种间作、轮作、立体养殖,改高密度养殖为合理疏养,在生态严重退化海域开展人工鱼礁建设,定向投放水生生物苗种等措施,涵养生态、提升质量效益。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建集生产、观光、垂钓、餐饮、娱乐、文化、科普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探索海洋牧场多元融合发展新模式。

(二)打造海洋新型能源产业集群。紧抓“双碳”目标带来的新能源产业大发展历史性机遇,依托世界级核电基地、世界级石化基地、江苏最大海港,加强核能、光伏、风电、水电“四位一体”的多维度新能源发展体系建设,核电产业逐步强化,光伏产业配套发展,风电产业稳步推进。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田湾7、8号机组,确保分别于2026年、2027年投入商运。加快推动海上光伏项目建设,争取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海上光伏区早日并网使用,大力促进太阳能利用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依托三吉利循环经济产业园电子化学品、稀土综合产业园的上游产品优势,发展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氢能电池相关产业,持续扩大规模和市场。

(三)加速海洋生物产业崛起。依托“深蓝号”南极磷虾船专业远洋捕捞加工能力以及南极磷虾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南极磷虾磷虾油和蛋白肽等高值化加工产业。扶持紫菜产业二次加工产业,围绕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研发改进寿司紫菜、夹心海苔等特色产品,拓宽产品国外销路,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推进紫菜产业园电商直播平台和展示中心项目建设,借助电商平台提升本土品牌“连岛海苔”等特色海产品知名度,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

(四)探索休闲渔旅模式。充分利用环境和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特色渔业的休闲经营思路,把渔业开发与休闲旅游融为一体,使渔业生产、滨海景观、海岛休闲等具有旅游潜在功能的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和深层次开发,为休闲渔旅找到了新的结合点。依托连岛、高公岛风景区与特色渔港资源,借助休闲旅游优势资源,打造"山海联动、渔旅融合"的滨海休闲度假目的地,构建"生态观光+渔港风情+文化体验+康养休闲"的全域旅游体系。

二、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发挥平台创新优势

(一)提升省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中心运行质效。依托省海创中心资源优势,加强与江苏海洋大学、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六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二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共建,围绕海洋生物技术、海洋装备技术和海洋电子信息技术,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示范推广、转移转化,打造创新资源集聚、组织运行开放、治理结构多元的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推进科技型企业衍生孵化,扩大开放协同合作。

(二)加快南极磷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高值化利用关键共性技术产业研发中心和研发公共服务中试基地建设,推进南极磷虾小分子肽中试线建设,支持企业参与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中心、连云港东海水产研究所创新中心等载体建设,深化远洋渔业全产业链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加强和连云港医药龙头企业、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药物活性分子筛选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等机构的合作。

(三)加快云山海洋科创园建设。云山海洋科创园致力构建一主两特一培育产业发展体系。“一主”即以“创新服务”为主导产业,包括创新孵化、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等。“两特”即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两大特色产业,其中,新能源产业包括核电装备、海上光伏装备、风电装备等;新材料产业包括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新型海洋工程及防护材料等。“一培育”即以“海洋食品”为培育产业,分为传统海洋产品加工和海洋功能保健食品。目前,总投资5亿元的海洋食品产业园项目正在推进。

三、促进成果转化,加快海洋技术创新发展

(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培育省海创中心自主研发能力,围绕三大核心发展方向,依托共建单位和企业优势,加快推进平台建设进度。启动绿色高效捕捞系统与网具研发中心等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形成和产业转化。依托科研资源,面向连云区并辐射周边,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为海洋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创新服务。

(二)强化产业技术协同。积极配合市海洋集团开展新型养殖工船研发。汇聚专业力量,引入前沿技术,优化船体设计与养殖系统,提升养殖效率与品质,助力海洋渔业向深远海拓展,推动产业升级。积极推进与深蓝渔业共建共享检验检测平台。整合资源,配备先进设备,组建专业团队,建立标准化检测体系,提供精准、高效的检验检测服务。联合奥神新材开展重力式网箱防附着网衣研发。融合双方优势,研发新型环保防附着材料,提高网衣耐用性与实用性,降低养殖成本,减少维护频率,为海洋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进海洋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探索创新工艺,将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实现变废为宝,既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又创造新的经济价值,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循环发展。

(三)推进公司实体化运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实体化运行运营管理公司,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激发创新中心活力,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明确业务定位和发展方向,开展多元化业务布局,加大成果转化力度,提升市场竞争力。

感谢您为连云区发展建言献策。



连云区经发局

2025年8月29日

(联系人:袁堂正  联系电话:82318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