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01425816-8/2018-00024 | 分 类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决议 |
发布机构 | 连云区经发局 | 发文日期 | 2018-08-01 |
标 题 | 关于连云区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 ||
文 号 | 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关于连云区2018年上半年\n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 ||
时 效 | 有效 |
关于连云区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今年上半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打算,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2.3亿元,同比增长4.8%,低预期目标2.7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7.5亿元,同比增长10.5%,高预期目标0.5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投资完成50亿元,同比下降2%,低预期目标13个百分点(核电投资完成39亿元,同比下降2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3亿元,同比增长20.1%,高预期目标12.1个百分点。
——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9.4亿美元,同比增长26.2%,高预期目标19.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完成2.8亿美元,同比增长28.2%;进口完成6.6亿美元,同比增长25.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2.3亿元,同比增长9.5%,低预期目标1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低预期目标1.2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0%,达到预期目标。
上半年,全区大部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在全市县区中位列第一方阵。
二、上半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质效明显提高
海洋经济加快发展。全区坚持“海洋兴区”战略,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连区委〔2018〕27号)。全区实现渔业产值4.6亿元,同比增长0.8%,占农业总产值的95.3%。水产品产量2.5万吨,同比增长10%。全区紫菜养殖面积约18万亩,现有紫菜加工企业104家,一次紫菜加工机182台,二次加工机36台,场内成交紫菜15.5亿张,销售额5.5亿元。深远海智慧养殖工船项目正在注册公司,成立董事会。云洲智能无人艇项目正在注册公司,开展环保监测工作。积极洽谈海产品冷链物流、游艇俱乐部等海洋产业项目。
工业运行总体平稳。全区实现工业应税销售收入58.3亿元,同比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6.5亿元,同比下降1.5%;工业用电量4.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2.6%;工业技改投资完成2.6亿元,同比增长16.5%;工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8.3%、139.6%。重点工业项目加快推进,华乐合金冷轧项目一期试生产,中核云港光伏发电项目完成并网发电,欧亚气体升级改造项目进行设备安装,润睿高纯油酸项目开工建设。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有序开展,推动3家企业转型升级。助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苯二酚系列产品等一批项目成功申报省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奖补等专项资金。
现代服务业态势良好。全区限额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9.6亿元。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效显著,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30%。《连云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通过省级终评,海滨旅游度假区获省政府批复。宿城“八间房”民宿二期投入运营,在海一方公园提升改造工程量完成80%,海滨文化园、羊山岛生态园等旅游项目快速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一带一路”(连云港)国际商务中心申报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目前已经通过省发改委审核。跨境电商率先发展,“点点通”公共服务平台完成部分出口功能研发,小红书与“点点通”平台进行技术对接。成功举办江苏沿海首届跨境电商峰会,“云享空间”跨境电商孵化器全面启动。
(二)城乡建设统筹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城乡形象不断提升。路网工程加快建设,中华西路西延工程一标段过路箱涵已完成纠偏,二标段开挖土方4.3万立方,灌注水泥搅拌桩1万多根;老街至宿城旅游线路提升完成洞口工程,进行洞身开挖、混凝土路面施工等。旧城改造扎实推进,完成房屋征收2.24万平方米。农村面貌持续改善,农村供水、燃气等基础设施加大投入,美丽乡村、田园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城市绿化不断提升,新增和改造绿地面积39.2万平方米,桃花园公园、西小山生态休闲园等绿化项目基本完成。生态环境日臻改善。优良天数比例72.4%,空气质量在全市领先。全面推动河长制、湾长制落实,实施河道、涧沟、城区污水整治,北排淡河、烧香河水质明显改善。北排淡河累计投入2750万元,完成河道清淤40万方,新建、疏通污水管道27.7公里,生态护坡2.4公里。院前大沟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试运行,覆盖工程正在进场。城区内石门涧排口、海客瀛洲东侧排口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试运行。积极开展国家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等创建工作,全力提高城市形象和美誉度。
(三)民生事业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社会事业统筹发展。云山小学教学楼、实验楼等新建项目通过市质监站初验,综合楼改造基本完成;苏州外国语学校连云港校区成功落户,正在组织招生。实施墟沟、云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升级改造,与北京蓝卡集团合作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建设,创新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启动了宿城、高公岛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云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启用,推进“医养结合”全覆盖。区图书馆成功创建国家一级馆,云山街道文体中心揭牌启用,举办各类文体惠民活动70多场。民生实事扎实推进。铺设燃气管道7公里,完成新增燃气入户2100户。实施航运路、秀水路改造。新增城镇就业3622人,开展城乡居民就业技能培训778人。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完成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累计发放低保户384户194万元,发放尊老金116万元,发放残疾人生活补贴142.7万元。各项民生事业扎实推进。
综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总体良好,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有的指标还没有完全达到预期;二是受全市化工园区环境问题影响,我区一批重点项目落地缓慢;三是现代服务业领军企业还不多;四是在项目招引过程中,安全、环保等硬性约束越来越严格,需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抬高产业定位,加大高质量项目的招引。这些都需要我们积极应对、迎难而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半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主题主线,全面实施“3456”发展战略,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克服困难,扎实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注重结构调整,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
深入实施海洋兴区、旅游富区、产业强区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海洋经济。鼓励紫菜二次加工,打造紫菜特色品牌,增加紫菜产品附加值。同时压减紫菜养殖面积,积极应对并有效控制紫菜养殖和加工两个环节造成的污染。加快培育新型海洋产业,利用港口腹地,加快海工装备产业发展,推进云洲智能无人艇、海产品深加工和冷链物流等项目。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创建。推进国家5A级景区创建,打造海滨旅游度假区,加快区级游客集散中心、连云新城游客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服务设施,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做强调优工业经济。加快板桥工业园“千亿园区”建设,鼓励三吉利、华乐合金等“培强培优”企业增资扩产、技改增效。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核电关联等产业。加速盘活僵尸企业,整合现有存量土地和厂房资源。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一带一路”(连云港)国际商务中心为主载体,进一步提升“点点通”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和“港港通”第四方物流平台,鼓励第七方物流平台建设,探索“一站式供应链服务+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新模式,加快跨境电商、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培育总部经济、港航服务、安防等产业。
(二)注重有效投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拉动作用。狠抓重点项目推进。强化项目月度通报、半年检查等措施,抢抓当前施工的黄金期,全力以赴推进36个市重点、3个集中开工和“四个一批”项目。推进在海一方公园提升改造、羊山岛生态园等项目投入使用;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力促三吉利苯二酚系列产品、润睿高纯油酸、山海财富广场等项目快出形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足我区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开展海洋经济、全域旅游、不锈钢下游、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招商。营造亲商安商环境,推进在谈项目早日签约,签约项目早日落地。对于长江经济带项目的转移升级,做好选择和把关。发挥产业引导基金作用,争取更多高质量项目落户,切实增强全区“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后劲支撑。
(三)注重城乡统筹,建设生态美丽新连云
完善综合功能,改善居住环境,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区。全力提升城区功能配套。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中华西路西延工程,协调推进云台山隧道改造、宿徐路、珠江路跨铁路桥,完成秀水路、航运路等小街巷改造。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全力推进房屋征收项目,确保完成15万平方米旧城改造任务,实施5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城区绿化提档升级,完善“城市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圈”。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263”专项行动,做好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省环保专项督查、沿海化工园区整治等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湾长制,加快实施北排淡河等黑臭河道综合整治,完成5条涧沟整治。实施城区雨污分流和污水管网完善工程,进一步提升污水收集处理率。大力治理大气污染,开展化工企业、餐饮油烟、堆场扬尘等整治。
(四)注重共建共享,迈向全面小康新生活
加大民生投入,继续实施十大民生工程50件惠民实事,推进民生持续改善。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确保云山小学、苏州外国语学校连云港校区秋季顺利开学,推进墟沟小学海棠校区开工建设,实施院前小学西校区等校舍改造工程。完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提升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与市立东方医院深入共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社区中医馆等特色科室。推进养老服务多元化建设,完成宿城、高公岛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东方康复中心、区福利院建立医疗机构。扎实推进就业创业,组织宿城云雾茶生态基地等申报创业孵化基地,持续推进省级创业型街道、社区(村)创建。完善供水、供气等公用配套,推进墟沟南巷、连云街道等环山低压片区供水工程。完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结对帮扶,防止“返贫”现象发生。统筹推进安全生产、社会治理、双拥共建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帮助下,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只争朝夕,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勇往直前,争当全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急先锋,为建设“强富美高”新连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