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4258248/2022-00022 | 分 类 |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其他 / |
发布机构 | 连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日期 | 2021-12-14 |
标 题 | 《连云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 ||
文 号 | 无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 效 | 有效 |
《连云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 时间:2021-12-20 17:08:06 来源:连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阅读次数:
一、概述
《方案》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第十四次党代提出的推动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进一步打响“水韵江苏”文旅品牌,努力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部署要求,准确把握文化和旅游消费新特点新趋势。
《方案》结合连云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连岛国家5A景区创建工作,提出了8项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政策举措,推动连云区文化和旅游改革创新、特色发展,吸收和借鉴文化和旅游消费新经验模式,努力使我区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消费环境更加优化,消费结构更加合理,消费设施更加完善。
二、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工作的目标和意义
以推动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为主线,以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矢志向海图强、赓续蓝色梦想”为理念,以建设“江苏山海大公园”为特色亮点,以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依托,将连云区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一)文化和旅游消费规模持续增长。全区人均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比重和文旅产业增加值位居全省前列。
(二)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提质升级。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数量和服务水平更加完善,不断满足居民对文化和旅游消费设施的需求。
(三)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充满活力。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作用明显,居民文化和旅游消费的选择更加多样,消费意愿进一步增强。
三、八大任务
(一) 推出消费惠民措施,促进文旅消费活力。
●严格落实景区门票相关减免政策,继续推行景区11、12月份免票政策。
●创新推进文旅惠民卡消费试点项目,推出“山海胜境·大美连云”消费券和惠游连云一票通。
●举办“连云港之夏、连岛沙滩音乐节、连云港老街生蚝美食节”文旅惠民消费季等节会活动。
●鼓励支持乡村旅游景点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月)等活动。
●推出特惠商户、特定景区门票、特定旅游项目、旅游区专属纪念品等持卡消费专项折扣活动。
(二) 着力丰富产品供给,不断满足消费需求。
●开发具有地域和山海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体验产品、定制产品。
●建立旅游企业、景区与演艺团体合作机制。
●实施休闲渔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工程,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
●丰富冬春季旅游产品,开发自驾车旅游、体育旅游、森林康养旅游等。
●高标准建设自驾游、休闲度假营地,提供更加舒心、放心的开放式旅游服务,增加有效供给。
(三) 突出文旅特色资源,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支持发展“+旅游”产业,推进形成融合发展新业态。
●依托5G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文旅产品开发和服务设计的数字化水平。
●推动“上海大旅社、云山碉楼群”等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修复工程。
●发挥展览展示拉动文化和旅游消费的作用,在全区3A级以上景区建立文创产品、非遗产品等展览展示体验点。
●健全完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产业融合水平,丰富文化和旅游消费业态。
(四) 推进消费试点示范,促进文旅消费升级。
●发挥连云港老街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示范引领作用。
●鼓励支持在景区、景点建设多业态的消费群,继续打造西连岛特色海鲜美食街区和礁石湾民宿群。
●加大西连岛综合开发力度,多业态驱动全岛商业、住宿、餐饮、娱乐、电子商务等相关领域消费。
●支持高公岛街道黄窝村申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支持西连岛打造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五) 推动景区提质扩容,扩大优质消费供给。
●加大景区公共服务设施资金投入,推动景区设施设备更新换代、产品创新和项目升级。
●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依托特色滨海岛屿资源和重点景区,打造一批特色旅游线路和特色旅游目的地。
●深度挖掘前三岛高端旅游消费资源,创新海岛生态旅游新模式。
●推进“互联网+旅游”,强化智慧景区建设。
(六) 充分搞活假日经济,创新发展夜游经济。
●充分发挥内需对景区周边产业的拉动作用。
●支持乡村旅游重点村依托原有村落,开办海鲜、山野、茶饮农家乐等特色体验消费模式。
●支持景区、重点街区和乡村旅游点开展夜间游览服务,扩大夜间文旅消费规模。
(七) 持续优化消费环境,提高消费便捷程度。
●推进连云“数字文旅”建设,提高景区、图书馆、文化馆、老街历史博物馆等场馆数字化水平。
●推进景区5G网络部署,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5G网络覆盖水平。
●健全旅游交通服务设施,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增设娱乐、物流、旅游信息和文创产品展示等服务功能。
●加快推进游艇码头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开发海上旅游产品。
(八) 提升入境旅游环境,持续扩大消费规模。
●积极推动游轮产业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借鉴和招引高端旅游项目,开发高端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
●加大景区多语种旅游服务人才培养力度,提升景区景点多语种服务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党政统筹、部门联动、多规融合的工作体制机制,细化任务分工,明确责任主体。
(二)加大投入保障。加大对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投入力度,支持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地方文化和旅游消费品牌。
(三)加强产品供给。全面优化文化和旅游产品、设施、环境供给,加快构建全域、全季、全业态旅游发展新格局。
(四)严格市场监管。组建旅游综合监管办公室,成立旅游警察中队、市场监管旅游分局、旅游巡回法庭,率先完成文化和旅游执法改革,实现同城一支队伍管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