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连云区> 应急预案
索 引 号 14258248/2024-00113 分 类 民政、扶贫、救灾/减灾救济 / 通知
发布机构 连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日期 2024-06-13
标 题 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区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文 号 连区政办发〔2024〕23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各街道办事处、前三岛乡人民政府,各功能板块,区各委办局,区各直属单位:《连云区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
时 效 有效

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区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 时间:2024-07-02 16:08:30 来源:连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阅读次数:

各街道办事处、前三岛乡人民政府,各功能板块,区各委办局,区各直属单位:

《连云区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



连云港市连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6月13日

连云区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系列讲话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做好全区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和《连云港市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等法规和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地质灾害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全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连云区地质灾害主要分突发性和缓变性地质灾害。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滑坡,截至2024年6月,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17处(见附表),广泛分布在全区8个街道,威胁人口170余人,潜在经济损失约4000余万元。缓变性地质灾害主要为地面沉降灾害。

(一)崩塌、滑坡。主要分布在墟沟、海州湾、连岛、宿城、高公岛、连云、云山、板桥8个街道。截至2023年6月,全区共发现滑坡、崩塌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7处。其中,墟沟街道2处,海州湾街道1处,连岛街道2处,宿城街道4处,高公岛街道3处,连云街道2处,云山街道2处,板桥街道1处。

(二)地面沉降。随着沿海港口及经济区的持续开发,工程性沉降在连云新城、连岛景区游客中心、连云港港口周边表现较为明显,最大沉降速率均超过30毫米/年。

二、2024年地质灾害发育趋势和重点防范区域

(一)趋势分析。根据气象部门预测,预计2024年汛期全区降雨量在610~750毫米,较常年偏多二到五成,降水分布不均,局部地区有降水偏多的可能。结合多年来我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历史、地质灾害隐患点现状、工程建设活动影响和降水趋势预测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4年我区地质灾害发生频度、密度和造成的损失总体趋势与常年持平。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为主,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汛期强降雨、台风等极端天气频发时段,防灾形势依然严峻。

(二)重点防范时段。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时段是主汛期(6月至9月)以及非汛期强降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期间。各街道和各有关部门要重点关注重点防范时段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特别是连续降雨3天以上或日降雨量超过30毫米,过程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时段以及雨后120小时内,更应重点防范。

(三)防治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不稳定斜坡和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划定的高风险区段,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人口聚集区,农村房前屋后切坡,交通干线沿线、旅游景区以及重要基础设施周边区域等,均属重点防范对象。

三、防治总体要求和目标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2024年汛期全省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的工作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防、减、救全链条协同发力,持续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各项重点工作,积极探索构建“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新机制,不断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有效防范化解灾害风险,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地质安全保障。 

四、防治重点工作

(一)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

充分发挥技术支撑队伍作用,各街道(乡)按照新标准、新要求扎实做好地质灾害“三查”(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复查)工作。重点加强人员密集区、交通干道沿线、重要基础设施周边以及学校、医院、在建工地、工矿企业、水利工程、旅游景区(点)等区域的巡排查力度,做到不留盲区死角。紧盯连日降雨、短时强降雨、暴雨、台风和低温雨雪等时段,及时做好排查巡查工作。住建、水利、交通、教育、文化旅游等有关部门(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认真组织本行业、本领域的地质灾害隐患风险排查,及时掌握隐患风险动态变化。

(二)加快推进地质灾害精细调查

按照《连云港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部署,推进重点地区突发地质灾害1:1万精细调查工作,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隐患识别水平和风险评价深度,精准摸清全区地质灾害风险底数。同时,认真抓好全区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成果的落地应用,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针对性、精准度和有效性,支撑常态化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评估和防灾减灾工作。

(三)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管理

及时更新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库,对排查出的潜在隐患点,按照地质灾害隐患相关管理办法,做好隐患点的认定和入库工作,落实防灾责任和防范措施,确保隐患得到有效防控。依托现有群测群防体系,各街道(乡)要在防灾避险“两卡一案”管理基础上,探索实施隐患点“一患一册”管理,进一步细化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常态管理、闭环管理、源头预防管理及责任落实管理措施,普及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继续提升基层一线的地质灾害风险隐患防范能力和水平。

(四)持续完善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不断深化群专结合的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健全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预警、气象风险预警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坚持发挥群测群防的基础性作用,遴选补齐配强群测群防员队伍,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继续推进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工作,做好现有监测站点更新维护,不断完善监测预警网络,提升地质灾害监测的精准度、时效性和覆盖面,提高智能化监测预警能力。强化自然资源、应急、气象等主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完善预警信息发布和联动机制,拓宽直达防灾一线的信息发布渠道。应急管理部门要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承担预案演练的组织实施和指导监督工作。

(五)强化汛期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

全面加强主汛期、台风、强降雨等重点时段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强化汛期应急值守,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须到岗到位,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所有隐患点须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确保每一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都有人监测、有人巡查、有人预警,发生险(灾)情能够及时报告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强化专家指导和专业队伍驻守服务制度,确保专业技术人员随时待命,提高防治技术指导水平。严格落实险(灾)情速报和汛期零报告制度,确保信息报送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不得错报、迟报、漏报、瞒报。完善“叫应”机制,遇强降雨等恶劣天气,要强化夜间防灾,安排人员专门负责“叫醒”“叫应”,用好乡村“大喇叭”等设施,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到村到组到户到人。

(六)统筹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

按照“宜防则防、宜搬则搬、宜治则治”的原则,加快推进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有效削减隐患存量,切实减轻地质灾害风险。要强化系统观念,把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城镇开发、重大工程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多渠道筹措资金,统筹推进。已实施移民搬迁的,旧房必须全部拆除,坚决防止人员回流。加强对在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监管,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工程按时保质完成,尽早发挥防灾减灾效益,对已完成治理的隐患点要“回头看”,强化动态跟踪监测,确保防治工程长期有效。

(七)大力加强地质灾害风险源头管控

加强地质灾害调查、风险普查等工作成果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中的应用,充分考虑地质安全风险,落实地质灾害风险源头管控措施。建设项目选址需避让地质灾害高风险区,确实无法避让的按规定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或预防地质灾害风险。严格落实工程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并督促指导建设配套防治工程,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一步拓展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范围。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严格农村建房规划建设审批,加大切坡建房监督执法力度,引导做好切坡建房区域的边坡支护工程建设工作。

(八)探索构建“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体系

围绕基层地质灾害风险防控需求,推动防控重点由“隐患点”单一防控向“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转变。充分利用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完善双控管理数据基础,探索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与风险区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风险双控全链条工作闭环管理,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九)深入开展基层人员培训演练和科普宣传

利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契机,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政策法规和防灾避险常识,持续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针对各级防灾责任人、基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人员、监测员、受威胁群众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治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基层防灾能力。依据防灾预案,定期开展抢险救灾、避险转移等应急演练,不断增强基层一线干部、群众的救灾、避灾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街道(乡)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切实履行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全局性安全生产和减灾工作统筹起来,同时部署、同时落实、同时检查。

(二)严格责任分工

各街道(乡)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省应急管理厅、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的通知》以及《连云港市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等有关要求,精心部署谋划。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发挥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作用。经济发展、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应急管理、气象、农业农村、教育等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层层落实防治责任和措施,合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坚固防线,确保完成年度防灾任务。

(三)加大经费保障

各街道(乡)和各有关部门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注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其他重要工作的协同和融合,多渠道筹措经费,保障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排查巡查、精细调查、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救灾、培训宣传等工作,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监测、预警、应急、救灾装备和物资,逐步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对因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人为活动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落实防治责任。

(四)强化制度落实

各街道(乡)和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制度,做好年度群测群防、“三查”、风险灾情速报、隐患点认定与核销、工程治理、监测预警等工作。严格遵守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各项要求,落实好“防”和“救”的分工与协调配合机制。汛期严格遵守应急值守、专家驻守、“零报告”等制度,确保各项防灾措施落到实处。要严格考核问责,不定期开展防灾减灾工作落实情况专项督查检查,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领导不力、推诿扯皮、失职渎职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附件:2024年度连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汇总表


附件 

2024年度连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汇总表

序号

编号

坐标

详细位置

灾害

类型

危险性

等级

威胁

人数

(人)

威胁

财产

(万元)

监测人

乡(镇)防灾责任人

备注

经度

纬度

姓名

姓名

职务

1

2024LYG0013S

119°26′40.5″

34°46′8.9″

连云区连岛街道西连岛安置小区东侧

崩塌

10

100

谭广军

毕萌

连岛街道政法委员

重要隐患点

2

2024LYG0012S

119°28′51.4″

34°44′58.9″

连云区连岛街道环岛路南大嘴段

滑坡

中等

8

200

苏正军

毕萌

连岛街道政法委员

重要隐患点

3

2024LYG0010S

119°21′10.7″

34°45′0.1″

连云区海州湾街道观海社区刘沟小区西北侧

滑坡

中等

9

300

程琪

吴安生

海州湾街道人武部部长

重要隐患点

4

2024LYG0021

119°20′52.0″

34°43′50.7″

连云区墟沟街道西小山金源金凤凰城三期北侧边坡

崩塌

5

50

颜馨

汪志达

墟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一般隐患点

5

2024LYG0108S

119°21′0.0″

34°44′0.2″

连云区墟沟街道西小山路15号西园社区强华小区

崩塌

中等

5

100

惠梦雨

汪志达

墟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重要隐患点

6

2024LYG0014S

119°26′53.2″

34°44′0.8″

连云区连云街道中山路云台山隧道北出口西侧100米处、150米处、200米处

崩塌

中等

9

500

席凤玲

王林

连云街道党工委委员

重要隐患点

7

2024LYG0106S

119°24′43.1″

34°44′2.6″

连云区连云街道陶庵社区庞沟桥环山路

崩塌

中等

1

20

龚炳成

王林

连云街道党工委委员

重要隐患点

8

2024LYG0015S

119°28′10.3″

34°43′11.2″

连云区高公岛街道黄窝村一、二组内

崩塌

中等

8

100

张立扬

李俐

高公岛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重要隐患点

9

2024LYG0016

119°28′10.3″

34°43′4.2″

连云区高公岛街道黄窝村三组范围内

滑坡

6

100

张强

李俐

高公岛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一般隐患点

10

2024LYG0017

119°24′16.3″

34°42′17.2″

连云区宿城街道留云岭村西

滑坡

1

100

刘广龙

林剑

宿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一般隐患点

11

2024LYG0018

119°26′41.2″

34°42′5.4″

连云区宿城街道东崖屋村船山景区北侧

崩塌

7

24

石陈

林剑

宿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一般隐患点

12

2024LYG0019

119°26′14.3″

34°40′57.0″

连云区宿城街道高庄村南山湾组西南侧

崩塌

9

100

杨浩

林剑

宿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一般隐患点

13

2024LYG0020S

119°25′51.7″

34°42′38.2″

连云区宿城街道大竹园村西北

崩塌

中等

2

50

张子凡

林剑

宿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重要隐患点

14

2024LYG0107S

119°24′47″

34°39′20″

连云区板桥街道利民小区北西侧山坡

滑坡

中等

9

100

张志刚

陈嘉峰

板桥街道办事处宣传委员

重要隐患点

15

2024LYG0109S

119°28′46.1″

34°42′28.9″

连云区高公岛街道海滨大道黄窝—高公岛段

崩塌

中等

5

100

惠志华

李俐

高公岛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重要隐患点

16

2024LYG0116S

119°21′2.5″

34°43′13.2″

连云区云山街道永晋大酒店东北侧、体育馆东侧

崩塌

20

1000

杨思嘉

赵洪强

云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重要隐患点

17

2024LYG0122S

119°24′43.1″

34°41′25.6″

连云区云山街道黄崖采石场东端刘广洋住宅东北侧

崩塌

中等

3

150

徐新君

赵洪强

云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重要隐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