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连云区> 议案建议办理情况报告
索 引 号 01425816-8/2018-00020 分 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决议
发布机构 连云港市连云区经济发展局 发文日期 2018-05-18
标 题 关于区人大十五届二次会议 第 114号提案的答复
文 号 连区经发〔2018〕37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关于区人大十五届二次会议\n第 114号提案的答复
时 效 有效

关于区人大十五届二次会议 第 114号提案的答复

  • 时间:2018-05-18 00:00:00 来源:连云港市连云区经济发展局 阅读次数:

张洪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区区级层面各智慧系统数据整合,实现互联网数据相互兼容和共享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互联网+”等相关概念的提出和推行,引起了社会各界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我区在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您在《关于加强我区区级层面各智慧系统数据整合,实现互联网数据相互兼容和共享的建议的提案》中不仅指出了我区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且就加快我区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对我们的工作很具现实指导意义。

一、我区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区级信息化无统一规划

  一是条块功能整合问题。以区级事务受理中心为例,进入区级事务受理中心办公的条线职能部门窗口在信息化上各成体系,下发的业务专用设备和与之配套的业务操作系统各自独立、不能相互兼容,各种可能相关的业务之间流程孤立、互不衔接。为了达到工作流平台的统一,有些不得不采用“一屏多主机”的低级整合方案,面对企业办事的需求和条线职能复杂化、综合化,区级层面的条线整合层次迫切需要提升。二是基础数据共享问题。多个条线的基础数据各自采集、汇总、录入,区级层面关于自然人管理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数据交换平台作支撑。在各个条线办事窗口之间,客观上可以协同共享的信息不能共享,大量的认证仍需要信息重复录入和纸质文档的传阅,影响工作效率。

  (二)技术版权分散多样,交流壁垒森严

  “要发展,就要有核心技术”,正是这么一种理念,使各个软件、硬件公司或者科研研发机构一旦研发或掌握了某种技术,反而会成为同业间交流和沟通的瓶颈。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据库不是由同一家软件公司开发,那么它们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整合成本就非常高,这不仅涉及到技术上的障碍,更深层次源于知识产权、市场争夺等本身利益的协调。

  (三)政府主导的多,企业参与的少

  企业在区级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只作为受众被动地接受,形成政府供应、企业接纳的趋势。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不管是计算机网络还是呼叫网络,都存在着使用率不高、设备闲置的问题,使得网络社会效益发挥不充分,由此带来受益面窄、影响力小、完善速度慢等弊端。

  (四)区级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严重缺乏

  目前,区级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呈现系统性缺乏的状况。企业技术操作上存在问题,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实际操作还存在着不适应等问题。技术管理人才队伍中大量缺乏既精通技术又熟悉区级管理工作的人才,致使技术工作不能与实际需要相结合,技术问题和实务问题往往相脱节。

  (五)区级信息化应用尚未完全融入整个城市社会服务体系

  区级信息化仍较多停留在政府、企业上网的初级阶段,而忽视了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在区级服务中的应用,或者因其区级服务系统不能与整个城市的社会服务体系有效兼容,导致区级信息化应用服务无法满足企业生活需要。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下步具体措施

  (一)在管理提升中推进区级管理信息化

  l、按相当相近原则实行职能整合。当前政府职能部门落实到区级的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调查摸底,提供数据;二是直接办理,跟踪服务;三是检查督促,日常管理。在实践中,由于有些职能部门工作职责较为接近,又往往针对同一工作对象,工作中各职能部门如果都按职责进行管理,只有通过职能整合才能为信息化的流程改造创造基础。

  2、按扁平化工作流程实行再造。建立信息化运作的公共平台,以技术手段来保障信息传递的公开、全面和快捷,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相关制度和机制来保障扁平化的运行体系,从而打好流程再造的基础。同时把握以下环节:一是围绕同一工作事项形成各职能部门和科室之间及时的会商、研判制度;二是共同制定工作方案;三是按各自职责分工落实方案要求;四是通过信息化软件模块固定运作模式,以便于及时全面地统计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健全和优化工作流程。

3、按互通共享的原则制定工作标准。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把握工作方向,制定一系列的工作标准,包括字段标准、技术的标准、管理的标准等,并让标准公布于众,在最大的范围内实行标准化管理。

(二)用服务资源整合带动区级服务信息化

  1、完善服务内容体系。围绕区级民主管理,建立区级交流平台;建立企业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促进矛盾在区级内的自我化解;围绕区级公共服务,重点推进区级就业、社会保障、区级卫生、区级民政、区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区级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及区级文化、教育、体育等服务的信息化;围绕便民利民,发展区级商业服务,整合服务资源。

  2、强化区级信息化工作考核。结合现有的以工作流为基础的区级事务服务受理系统跟踪记录,对窗口工作人员和办事部门进行合理的考核与评估;系统对各办事项实现有效监督,考核各办理部门的办理情况,形成信息化的业务受理、业务考核。通过梳理工作事项、工作流程、工作标准来开发相应的软件模块,使日常的区级事务管理做到职责项目化、项目流程化、流程透明化、考核技术化,使整个区级事务的执行更容易受到职能部门和广大企业的监督。

  3、整合区级事务服务与生活求助服务的硬件系统平台。形成受理方式的多样化,企业可利用互联网、电话等各种渠道办理各种申请。

  (三)用信息化的应用推动政府部门职能转变

  1、突破条块分割管理上的瓶颈。争取条线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持,要求这些相关部门帮助简化办事流程和开放业务数据接口,成为区级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主要工作重点。同时,用信息化在条线部门相关业务上的具体应用成果,推动条线部门业务资源首先是数据资源在区级层面的进一步整合,为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创造条件。

  2、加强区级层面统一管理。在区级层面采用统一的安全认证、授权管理,统一的备份/恢复机制,统一的信息资源更新机制等以保证数据资源的安全,实现方便高效的共享。构建基于密码技术的区域网络信任平台,推进CA互联互通,以交叉认证和资源共享为导向,推动电子认证证书的区域应用。

  (四)加强区级信息化人才建设,提高应用素质

  加大培训,提高管理和服务人员素质。建立信息化培训普及制度和专业人才引进制度,吸引专业技术人员和高层次管理人员投入区级事业,以增强区级管理服务队伍的整体实力。










(联系人:左良桥联系电话:82310327)


2018年5月15日




抄送:区政府办公室,区人大提案委。

连云区经济信息化与发展改革局2018年5月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