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连云区> 信息动态

培训、创新、探索……连云街道推进“产改”有办法

  • 时间:2024-08-05 11:02 来源:连云街道 阅读次数:

“梦想,梦想!我当然有梦想!萤火微光,愿为其芒;银丝做线,汇电成光!我们供电人肩扛责任保供电,守牢电网安全线,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就是我的梦想!”近日,港口供电工程有限公司自导自演的《大导演与小电工》情景剧在连云港老街影剧院演出,展示了工人队伍争创一流工作、一流服务的工匠精神。

为进一步推进连云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扩面提质增效,连云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区委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完善技能形成体系、健全职业发展体系、维护劳动经济权益、搭建建功立业平台、壮大产业工人队伍等七大方面,助力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聚力技能培训,赋能企业发展

连云街道构建多领域多层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体系,畅通产业工人培训渠道,增强产业工人技能素质,助力产业工人成长成才。为进一步推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扩容提质,街道支持企业开展多层次、大规模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等培训工作,联合辖区产改试点企业开展岗位比武和技能竞赛3场次。除了技能培训,连云街道总工会积极开展读书活动,第一期吸引众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连云街道还积极推荐企业家赴更高平台交流,开拓视野,学习经营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螺鲜生(连云港)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心雷6月参加江苏省新型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后表示:“此次培训增强了我把企业做大做好做强的决心,我一定把具有港城特色的产品打造好、推广好!”

聚力技术创新,选树先进典型

连云街道围绕“协同联动”的工作定位,形成“三方四联六组团”工作模式,积极与连云港悟空科创中心、连云港自贸区等创新载体形成联动,围绕港航物流、海洋经济、油品贸易等产业领域,着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鼓励辖区产业工人创新创造创优。大力实施“职工创新创效行动”,广泛开展以职工“五小”创新、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今年以来,连云港鸿云实业有限公司等市创新型中小企业已申请发明专利5件,9家企业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公司正向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目标发展。扎实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工作,连云港市力达实业有限公司获评连云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规范企业,2名职工荣获连云区“五十佳”最美产业工人荣誉称号。科创工程的2名职工参与省《公路沥青材料内聚特性检测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文件起草工作。

探索工作模式,助力“产改”提升

自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开展以来,连云街道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工会牵头抓总、部门各司其职、企业协作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坚持机制驱动,突出街道、社区、企业三方在“产改”中的主推作用,成立街道产改领导小组,制定街道产改实施方案,明确了优化营商环境、助企纾困等6个政策重点。聚焦企业在“产改”中的主体作用,确定力达实业、新富海仓储、连云古镇旅游3家企业为产改试点企业,因企制宜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和产改工作重点。打造庙岭社区服务综合体,形成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阵地,设置货运卡车司机之家等功能室,融入职工法律援助、心理咨询辅导、暖心关爱等多元服务项目内容,提高职工生活品质。突出抓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困难职工、女职工等群体维权服务,开展“康乃馨专家面对面”服务活动2场次,发放女性健康知识等书籍、宣传资料200余份;针对项目申报难、政企对接梗阻等共性问题,累计开展创业辅导、精准集成问诊等助企活动12场,服务职工25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