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街道:从“指尖忙碌”到“脚下生风” 减负减出民生加速度
- 时间:2025-08-21 15:55 来源:云山街道 阅读次数:
“手机‘叮咚’响少了,跑现场的时间多了,走访群众的脚步更勤了。”刚从云山小学(西校区)“风雨长廊”施工现场协调完问题的云景社区书记葛昱彤擦着汗感慨道。在连云区云山街道,一股从“指尖忙碌”到“脚下生风”的务实新风正持续深化,这正是该街道精准发力基层减负带来的真切变化。
聚焦形式主义“顽疾”,云山街道以硬核举措为村(社区)松绑赋能。严控会议数量、规模、时长,大力推行“多会合一”,让干部少跑会、多跑基层。重拳整治“指尖负担”,全面清理整合报表及冗余微信工作群,对交叉重复报送事项“合并同类项”。上半年,街道会议总量压减26.9%,清理冗余工作群13个,村(社区)干部从“屏幕前”解放出来,精力得以回归服务一线。
减负释放的动能,让民生服务跑出“加速度”。干部“泡”在网格里的时间大幅增加,感知民情、响应诉求的行动力显著提升。在云山小学(东校区)“风雨长廊”获得家长一致好评后,街道持续深化这一惠民工程,通过“有事好商量”议事平台,组织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家长代表多次专题协商,最终敲定在西校区新建2处总长40米的升级版“风雨长廊”,并抢抓暑期施工“黄金期”,科学安排施工时序,确保新学期开学前竣工投用。在环境治理方面,街道积极回应村民诉求,高效推进经十一路、经十三路排水沟整治,以水清岸绿擦亮和美乡村底色。今年以来,街道依托下沉力量,高效实施充电桩加装、水库绿化、低压供水改造等惠民工程13项,高效办结12345平台群众诉求1744件,“减负”真正化作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脚下力量”。
减负不是终点,而是提升治理效能的新起点。下一步,云山街道将持续巩固减负成果,健全长效机制,严防负担反弹,推动资源服务向一线汇聚,确保“减”下来的负担,持续转化为“增”上去的民生温度与治理效能,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