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街道:巧学活用“加减乘除” 理论宣讲“声”入人心
- 时间:2025-09-11 09:40 来源:云山街道 阅读次数:
为持续擦亮“云嶺课堂”理论宣讲品牌,连云区云山街道巧妙运用“加减乘除”工作法,在拓展宣讲载体、优化形式、深化实践上精准发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从“纸上”走向“心中”,让理论宣讲既有“高度”更有“温度”,既走“新”更入“心”。
用好“加法” 让理论宣讲更有“广度”
坚持高标准选育宣讲骨干,以“云嶺课堂”街道级宣讲队为核心,联动8个村(社区)宣讲品牌协同发力,构建层次清晰、覆盖全域的宣讲矩阵;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作用,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等形式提升宣讲能力,推动 “领导带头讲”落地见效;选聘善讲会讲的青年骨干,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热点开展集中备课与实战演练,让宣讲更对群众“胃口”。
同时,持续推动阵地延伸,将宣讲课堂搬到农家庭院、广场集市、乡村大舞台等一线场所开展特色宣讲60余场,打造“时时可学、处处能讲”的生动场景;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文化长廊等资源,开展实践性强、趣味性浓的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120场次,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在参与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细做“减法” 让理论宣讲更有“深度”
打破“照本宣科”的传统宣讲方式,在学深悟透政策精神的基础上,积极挖掘和运用身边人、身边事等鲜活的本土素材,定期邀请“中国好人”“港城叶欣仁”、抗战老兵等先进典型深入社区,常态化开展“听身边人讲身边事”“老兵宣讲忆初心 红色基因代代传”等活动,将宏大政策叙事转化为可知可感的身边故事,实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传播效果。同时,注重对宣讲内容反复提炼、精准聚焦,制定分众化宣讲计划,强化对象化、互动化表达,减少对同一受众重复低效的宣讲频次,切实做到重要内容重点讲、差异内容分类讲、优质内容延伸讲,真正让每一次宣讲接地气、入人心。
善用“乘法” 让理论宣讲更有“温度”
“互敬互爱婆媳好,家家户户幸福多……”“平”理说宣讲队成员、平山好日子艺术团带来的情景表演《四个婆婆夸媳妇》以身边事演绎文明风,收获阵阵掌声与笑声;街道青年宣讲员以双人快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来讲》,将理论“强音”转化为明快节奏,让党的政策随清脆竹板声“声”入人心……一场场精心编排的“宣讲盛宴”,把理论宣讲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 “相乘”,让政策解读更生动,真正实现群众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
精准“除法” 让理论宣讲更有“力度”
深化“宣讲+民生”模式,构建“按需定制、精准投送”的内容供给机制,有效破除传统宣讲与群众需求之间的梗阻,切实提升理论传播的实效性。
依托“‘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小区议事日”等平台,精准收集群众需求,量身定制宣讲“菜单”:为老年人开设防诈骗讲座、智能手机微课堂,为青少年儿童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研学、红色故事会,为妇女群体提供手工编织、就业技能培训,为外卖员、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推出应急救护宣讲。通过“群众点单、宣讲接单”的常态化机制,既解疑释惑又解决实际问题,让理论宣讲不仅“言之有物”,更“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