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连云区> 乡街简介

云山街道:基层减负掷地有“声” 民生幸福“添力提速”

  • 时间:2024-11-20 11:49 来源:云山街道 阅读次数:

“我们现在走家串户的时间多了,你家的问题能及时跟进……”一大早,云山街道云和社区党委书记李兵来到福港小区业主家中,边做记录,边回应咨询后续处理进度的程阿姨。

随着基层减负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化身“服务员”“联络员”“化解员”深入群众家中,干群关系得到显著增强。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先一公里”。连日来,云山街道坚持减负与增能相结合,把治理“牌子乱象”、减轻“指尖负担”等工作作为专项整治的着力点,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下沉一线听百姓呼声,真抓实干赢百姓掌声。

化“压力”为“动力”让百姓用水畅通无阻

老君堂村不少居民住宅依山而建,地势高水压不够,自来水有的时候通不上来。即使有自来水,水压也不够,“滴滴哒哒”,宁愿用自家有泥沙的井水。

在协商议事会上,针对群众难题议明情况、查明原因、寻找对策,让居民不再是“只提问题的旁观者”,政协委员、村“两委”委员、群众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悉数到场。

谈起基层减负给村里带来的变化,老君堂村党委书记徐华连表示,以前村里表格多、台账多、会议多、督查多、任务多……让村干部疲于应付。

“现在街道非必要会议不要求我们列席了,通知工作的微信群也少了,上级有关部门经常到村里面开展工作,很及时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让村干部可以腾出时间精力来谋实事、促发展、惠民生!”

如今,老君堂村的居民打开水龙头,清澈、干净的自来水就能“哗哗”涌出,村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从“群里看”到“实地走”为孩子撑起风雨长廊

现在上级部门督查检查时更注重实地了解情况,我们填表报数的压力减轻了不少。云山街道李庄村工作人员马力切实感受到了“指尖减负”带来的轻松。

为了促进基层干部减负,云山街道对微信和QQ工作群、项目群进行“全面体检”,彻底根治多头重复、过度留痕等问题,访民情的时间大大增加,办实事的效率日渐提高,一大批民生实事迅速推进。

此前,街道在实地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上下学时间家长在校门口扎堆等候、日晒雨淋以及交通拥堵等“老大难”问题。“每次放学的时候遇到大雨,即使全副武装,还是全身湿透,小孩子一不小心就生病了。”

为了给学生和家长营造更加安全舒适的上下学通行环境,云山街道在云山小学东校区门前广场两侧筹划修建风雨长廊,街道主要领导前后多次实地勘察调研、现场研究指导。

目前,该项目已正式投入使用。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小小的风雨长廊让城市治理更有温度。

以“减负”夯实“服务”让长者吃出幸福滋味

这个菜色香味俱全,营养搭配也很好,只要10元就可以自助选择菜品。不仅暖了我们的胃,更暖了我们的心。

中午11∶30,家住云山街道云景社区的老人张秀丽来到家门口的社区食堂,要了一份清蒸草鱼、丝瓜毛豆、番茄炒蛋,又盛了一碗紫菜蛋汤,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

小食堂,大民生。云景社区食堂的创办不仅解决了居家老人的用餐难题,更从侧面印证了云山街道推进基层减负的成效。

云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统战委员于进:“我们基层干部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抽出身来,在与居民群众走访交流中从‘忙事务’转向‘抓服务’。

面对困扰辖区老年人的“吃饭难”问题,云山街道通过先期走访调查、“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等形式,在云景社区率先试点,开办社区食堂助餐点,为周边老年人提供健康、便宜、离家近的助餐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出幸福滋味。

自基层减负工作开展以来,云山街道持续推进“一窗办理、集成服务”。针对生育、养老、社保、困难救助等民生服务,通过简化流程、减少手续、缩短办事时间等措施,不断提高服务效率。

通过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工作,坚决遏制“牌子乱象”反弹问题,让社区这匹“小马”能够轻装驰骋在为民服务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