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健康提示

  • 时间:2024-04-03 16:55 来源:卫健委 阅读次数:

四月份春暖花开,雨水增多,温度变化大。恰逢清明假期,居民外出踏青、赏花游春、祭扫等聚集性活动增加,易引发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广大市民需做好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水痘等传染病的预防。

一、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

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极易通过粪口途径或间接接触被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及气溶胶传播,也可经食物和水传播,潜伏期多在12~48小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儿童患者以呕吐为主,成人患者腹泻居多。常引起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暴发。

5a0ba74ebcd26ec03191290af2fffcea.png

预防措施有:

①做好手卫生,按照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

②注意水源及食物卫生,认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正确烹饪食物,做好餐具消毒;

③及早发现和隔离病人,患病后尽量不与其他健康家人近距离接触,尤其不去做饭、照顾老人和婴幼儿。被患者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的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需进行消毒;

④食品从业人员出现腹泻、呕吐等胃肠不适者应暂时脱离岗位。

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情进展快。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密切接触传播主要通过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疱疹液而感染。多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痛、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add7e86837c9cdb4e98af0019a804ddf.png

预防措施有:

①教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洁的食物等;

②在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手足口病患儿接触;

③关注儿童体温变化,时常查看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发现有类似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居家观察,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消毒处理;

④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三、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以冬春两季多发,感染对象主要为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水痘主要经呼吸道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潜伏期约为2周,其传染性较强,易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聚集性疫情。

2836227c91e46db7a8aea1b379518154.jpg

预防措施有:

①集体单位尤其幼托机构、学校平时应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做好幼托机构、学校日常隔离消毒,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

②水痘病人在出疹期要严格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防止水痘患者与易感儿童及孕妇接触;

③幼托机构、学校发现水痘聚集性疫情时,应立即向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区疾控中心报告;

④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