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低调百年的宝藏老街,藏着数不尽的烟雨往事
- 时间:2022-02-28 09:45 来源:美丽连云 阅读次数:
每一座城市,
都会有那么一条老街,
静默处于历史深处,
看花开花落,数云卷云舒,
最能镌刻一座城市的变迁。
北望连岛,南倚云台,
依山傍海美如画;
陆桥起点,海港石城,
雄踞亚欧桥头堡。
今天,苏小游带大家走进“万里陆桥第一街”,
连云港老街。
01.在满目风情里放歌
中欧合璧,别样韵味
连云港老街,是繁华城市背后的一抹深褐色。
老街的布局是中国传统的街巷格局,四合院形态,至今保留着完整的民国时期街道、巷陌体系。
建筑均为全石建造,中欧合璧。
山海石城,民国风情。
山城、石街、石房,老街在此静静守望,法国梧桐蜿蜒的枝干,一如旧梦与今日的枝丫,托举起连云港的悠悠岁月。
漫步老街,依稀觉得当年那些身着青年装和蓝色短旗袍的男女学生,穿过往昔繁华,翩翩而至。
光阴与海风一道雕刻顽石。
时光温柔,这是专属于港城人的浪漫回忆。
02.向时光更深处漫溯
历史烟云,散落各处
老街不大,却历经荷兰建港、民国建市、日寇占领和解放战争的风雨沧桑。
不同历史阶段留下的时代烙印、人文积淀,也形成了如今这个海滨小镇的别样风光。
在老街散步,目光会不时被一座座中式、欧式的建筑所吸引。
它们静默安宁,不动声色,于一隅细数过往,你若是靠近,就能听到海港故事的平平仄仄。
位于连云镇中山路北侧的连云港钟楼,建于民国22年,西式平顶建筑,通体粉白。
历经沧桑却依然屹立,远眺或是近观,总能给人以无穷的思绪,见层层垒叠的时光脉络。
陇海铁路连云港历史博物馆的原身,是始建于1933年的连云火车站的东半部。
整个建筑庄重而典雅,远远望去,似一艘扬帆行驶的航船,造型简洁明快,色彩清丽。
博物馆分为室内与室外两个部分。
室内展厅以时间为线索,尽数陇海铁路连云港段的修筑历史、发展历程。
室外部分位于博物馆东部,以公园景点的形式呈现,在老连云火车站站前广场展示三个实物火车头,分别代表着蒸汽机、内燃机、电气化三个火车发展的不同时代。
岁月经年沉淀的韵味,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到这里拍照打卡。
民俗工艺馆旧址为原国民连云市农民银行,建于1931年,基本保持着民国时期的原貌。
午后,在老街悠闲散步至民俗工艺馆,可感受非遗文化,流连其中,一睹山海石城的历史变迁。
上海大旅社建于1933年,与连云港钟楼相望,建筑面积约900平米,有大小客房近50间。
建筑依山而建,整体呈四合院样式,全石结构,设计奇特,构思巧妙。
慢下步子在其周环绕,满目尽是历史痕迹,思绪飘荡,感慨就在今古间游移。
除此之外,十三道房、日本协和式洋楼、果城里民国建筑群、海军司令部、连云影剧院、连云车站、石板路等建筑至今保存完好。
在连云港老街的每一步,都像是走在电影壁纸里,而偶然的一瞥,可能就会带给你意料不到的惊喜发现。
近百年的中国近代史,风云变幻,纷繁往复。
连云港老街见证了连云港一个东方大港的历史变迁,步入其中,可静思,可久坐,可遐想,可体悟。
于历史缝隙中,每人所见不同,而步入连云港老街,就步入了只属于你的灵感世界。
03.从容是此时的笙箫
民国旋律,港城滋味
入连云港老街,不妨安排二日游,可慢下步子,细细品味。
夜晚,可入住朱家大院。这里,最能体现民国风韵。
百年历史的老街,将这里也熏染成了一座时光博物馆。
置身其内,仿佛进行了一场时光漫游。
新中式风格的床铺、沙发,布置时尚典雅、色调沉稳。
端正的木茶几、木柜、镂空木门,步行其间,亲身浸入中式风情。
行旅一天,在这里卸下一身的疲惫。
午夜梦回,灯火阑珊,总有往事浮现。
连云港老街坐落于海港城市,来到这里,自然是要吃海鲜。
来老街海鲜城,觅一渔家,来几样海鲜,用地道的烹饪方法制作,尽得海鲜的原本味道。
虾,海螺、毛蛤、海蛏、螃蟹……
烹煮过后,再佐以板浦的滴醋,放点姜末,分外提鲜。
到老码头,尝一尝地道的招牌味道。
清蒸海蟹、皮皮虾、白灼基围虾、沙光鱼汤……
各季当下的海鲜名菜,这里应有尽有。
在1933西餐厅,感受“推门即穿越”的惊奇。
在一桌精致的西餐前,放松精神,好好享受这一场与美食的邂逅。
连云港老街最有名的美食一定是单姐凉粉。
豌豆凉粉豆香味十足,软软糯糯;绿豆凉粉爽滑弹牙,最为推荐。
在连云港没吃过凉粉,有如在北京没吃过烤鸭,在云南没吃过米线。
而最能挑动人心的美食,总是蛰居在深巷中。
小鱼煎饼,是连云港人共同的早餐记忆。
将又薄又香的赣榆煎饼摊开,夹取些青红椒炒小鱼放在上面,再撒上花生米,裹上馓子,最后紧紧的裹起来。
咬上一口,煎饼的麦香气,小鱼的香辣味,花生和馓子的脆感,都融合在一起。
这亦是地道的连云港味道。
在连云港老街体验慢生活,
阅读每一幢建筑,细品每一处草木。
老街万象,带给人清净,
带给人沉思。
近处是海,远处即山,
山海相依处,最能慰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