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14258248/2025-00114 | 分 类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统计 / 公报 |
| 发布机构 | 统计局 | 发文日期 | 2025-07-16 |
| 标 题 | 2024年连云港市连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
| 文 号 | 无〔〕号 | 主 题 词 | |
| 内容概述 | 2024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对连云港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巩固增效”年度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国际海滨城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 ||
| 时 效 | 有效 | ||
2024年连云港市连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时间:2025-10-09 15:11:17 来源:统计局 阅读次数:
2024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对连云港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巩固增效”年度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国际海滨城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经济总量进一步提升。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2.79亿元,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77亿元,增长50.9%;第二产业增加值176.99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127.03亿元,增长3.6%。全年三次产业结构为5.8:54.8:39.4。
二、农林牧渔业
“米袋子”“菜篮子”稳产保供。全区粮食播种面积3746亩,增长6.6%,其中小麦1800亩,增长9.1%;稻谷345亩,增长15.0%;玉米1602亩,增长2.5%。粮食产量1608吨,增长5.6%,其中小麦683吨,增长9.2%;稻谷174吨,增长13.6%;玉米751吨,增长0.9%。全区蔬菜种植面积244.5亩,增长0.6%,产量366.2吨,增长3.4%。
海洋渔业提速扩量。水产品产量13.85万吨,增长43.7%,其中捕捞产量4.09万吨,下降11.3%;养殖产量9.76万吨,增长95.9%。特色产品加快发展,牡蛎养殖面积12.5万亩,同比扩面5.7万亩,产量8.6万吨,增长136.8%;紫菜养殖面积9.85万亩,产量2150吨,增长46.1%。“深蓝”渔业稳步发展,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常态化作业207天,全年捕捞磷虾产量3.57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总体平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6%,产值增长4.1%。分门类看,采矿业产值下降16.8%,制造业产值增长11.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增长1.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产值增长0.8%,私人控股增长2.7%,外资控股、港澳台商控股增长15.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100.0%。
重点行业支撑有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四大重点行业产值比上年增长4.8%。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占全部行业比重40.8%,比上年增长1.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占比18.2%,增长17.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占比26.8%,增长13.1%,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占比6.9%,下降22.1%。
工业利润明显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下降131.6%,制造业增长53.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2.3%,私人控股下降3.8%,外资控股、港澳台商控股增长536.2%。
建筑业有序发展。全年签订建筑合同额89.73亿元,增长9.5%;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9.32亿元,增长7.2%;竣工产值35.12亿元,比上年下降6.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3.2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4%;房屋建筑竣工39.19万平方米,增长6.7%。全区拥有特级资质企业1家,一级资质企业5家,二级资质企业21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领域总体运行平稳。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8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分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35.2%,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0.5%;服务业投资下降54.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4.5%。民间投资下降29.9%,占全部投资比重为12.3%。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2.8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26.0%。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2.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下降74.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32.4%。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健发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38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16.38亿元,比上年增长2.6%。从商品分类看,通讯器材类增长51.9%;烟酒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分别增长19.7%、12.8%;日用品类、粮油、食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分别增长8.2%、7.7%、0.6%。
六、服务业
服务业快速发展。全区规上服务业实现营收230.16亿元,同比增长13.4%。从经济类型来看,全区国有企业实现营收118.87亿元,同比增长8.4%;民营企业实现营收101.66亿元,同比增长19.8%;港澳台商、外商控股企业实现营收8.30亿元,同比下降2.8%。八大行业“五升三降”,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作为我区服务业支柱行业,实现营收184.84亿元,营收占全区比重达80.3%,同比增长16.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行业实现营收37.17亿元,同比增长0.4%。
客运物流承压前行。全年道路总周转量完成32.63亿吨公里,同比下降21.1%。其中道路客运周转量27261.8万人公里,道路货物周转量323614.78万吨公里。水路总周转量完成141.35亿吨公里,同比下降9.8%。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33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税收收入20.34亿元,增长4.4%。
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2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科学技术支出1.35亿元,增长74.1%;教育支出4.68亿元,增长1%;卫生健康支出0.96亿元,增长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8亿元,增长10.7%;住房保障支出2.3亿元,增长9.6%;交通运输支出0.05亿元,下降18.2%;公共安全支出0.89亿元,下降3.4%。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活力迸发。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项目12个,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57家,鸿云实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丰益表活公司获批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新增省五星级上云企业3家,专利授权量581件。省海洋资源创新中心实体化运作成效初显,发布海洋科技、开放基金项目6个。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试验基地落户连岛。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引育高层次人才287人,发放各类资助经费710万元。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区共有普通中学7所,其中高中2所,初中5所。全区普通高中教育招生数555人、在校生数1703人、毕业生数479人;初中教育招生数1972人、在校生数5567人、毕业生数1741人;小学教育招生数1755人、在校生数12666人、毕业生数2124人。全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0.2423万人(不含技工学校)。全区共有幼儿园25所,在园幼儿4251人。
各阶段教育学生情况 |
||||||
指标 |
招生数 |
在校生数 |
毕业生数 |
|||
2024年(人) |
2023年(人) |
2024年 (人) |
2023年(人) |
2024年(人) |
2023年(人) |
|
普通高中教育 |
555 |
561 |
1703 |
1644 |
479 |
399 |
普通初中教育 |
1972 |
1822 |
5567 |
5347 |
1741 |
1543 |
小学教育 |
1755 |
2294 |
12666 |
13034 |
2124 |
186 |
九、文化旅游、体育和卫生健康
海滨旅游亮点纷呈。品牌影响显著提升,连岛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内首家海上邮轮星级酒店“海州湾之星”抵连调试,“观日经济”多次被央媒、省媒点赞。文旅业态加快培育,新增水上游乐项目10个,在海一方晚风集市、唐王湖星空营地等13个新场景客流如织,VOCO酒店半年营收超3200万元,文旅二次消费收入提升20%。特色活动丰富多彩,第二届连岛音乐节燃爆“出圈”,铁人三项赛、沙滩音乐会、老街文化艺术周等文体旅活动“好戏连台”,游客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1%、8.6%。市场整治有力有效,游客满意度持续提升。
卫健资源配置优化。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2个。其中,三级医疗机构1个、二级医疗机构2个、一级医疗机构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1268张,其中医院拥有床位数1070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02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73人,注册护士976人。
十、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编制城区详细规划3个,基本实现规划全覆盖。推进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排查疏通管道46公里,改扩建污水管网14公里,管网覆盖率达95%。改造农村道路、背街小巷9条,沃壤山路下穿228国道工程具备通行条件。完成供水改造782户、燃气“瓶改管”248户。新建新能源汽车充电站8处、公共充电桩120个。新增绿地21公顷,建成口袋公园4个。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精细化作业”,高效运作扫雪除冰、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建成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7个。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坚持大气污染多源共治,实施防治项目15个,PM2.5年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率85.1%,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入海排口整治率100%,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Ⅲ类标准。开展“净滩清漂”行动100余次,连岛创成国家美丽海湾。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修复,整治废弃宕口7处,碱渣治理及高值化研究稳步推进。高质量完成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年度整改任务。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发展平稳。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6.4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9万人。在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2.26万人,15—59岁人口10.35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3.84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5.06‰;人口死亡率6.27‰;人口自然增长率-1.21‰。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98.55%,比上年末提高0.05个百分点。
收入水平持续改善。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84元,比上年增长5.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414元,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05元,增长7.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1.98:1降为1.94:1。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5801元,比上年增长5.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298元,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605元,增长8.9%。
注: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连云区统计年鉴》为准。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问题,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