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赋能 “软环境” 激活连云发展 “硬动力”
- 时间:2025-11-17 11:47 来源:区委政法委 阅读次数:
政法队伍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中扮演着“守护者”“服务者”“规范者”的多重角色。近年来,连云区立足政法职能,精准对接需求,优化升级服务举措,以政法之力为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赋能。
主动服务,做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在区综治中心打造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组织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力量进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发挥“把脉”优势,近年来,进企业开展“法治体检”70余场次,提出意见建议百余条。组织220余名政法干警、189名网格员和458个微网格联络员主动联系服务企业,听诉求、送政策、解难题。制定涉企公安政务服务“急难事项清单”,开通“绿色通道”,明确专人专职专司涉企事项办理工作。建立“企业司法授信系统”,慎用强制措施和财产保全措施,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成立“检察护企”工作专班,针对性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清单21项,与54家辖区重点企业“结对子”,“一对一”挂钩联系。成立首批“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团”,发布法律服务进企业服务项目清单,推动法治资源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精准服务,当项目建设的“加速器”
主动靠前服务保障港口、核电、石化产业基地、自贸区等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采取主动问需、“订单”普法等方式,协调联动多方力量,为企业助决策、防风险、调矛盾、化积案提供精准服务。成立首家自贸区警务服务中心,组建涉外警务服务队,实行“5+1+N”常态化运转工作机制,推出“24小时紧急预约服务”窗口;成立自贸区法庭,立足连云港片区功能定位和企业司法保护需求,建立物流企业数据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企业注销协同监管机制、把企业信用评价结果拓展应用到司法保全审查领域工作机制;组建司法服务保障“一带一路”“法庭协作联盟”,共同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商事+海事+环保+基建”等领域的“全链条+立体化+一站式”司法服务;成立“法律硕士服务团”,主动为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中欧班列等“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市场主体提供法律支持、解决法律难题;推进派驻徐圩检察室升级,制定工作细则,服务保障连云港产业石化基地高质量发展;打造“港航物流产业链+法律服务中心”,根据航运、船代、货代等行业需求制定动态化综合服务清单,设立并挂牌港航物流暖心驿站法律援助联络点,实现法律服务主动前置,企业诉求“一站直达”。
靠前服务,成地方经济的“稳压器”
政法干警综合运用法律手段、政策工具和社会治理智慧,主动延伸服务触角,多元协同,凝聚治理合力,有效破解全区大局发展难题。区综治中心发挥“主阵地”作用,统筹多方力量,困扰村集体近一年的8000亩海域使用权纠纷圆满化解。发挥审判职能,协助党委政府妥善处置“恒泰悦珑府”等问题楼盘,全力以赴推进“保交楼、稳民生”,以司法力量保障问题楼盘处置动态清零。推进经营异常企业公益清算强制退出市场机制,创新适用“出售式重整+假马竞标”模式,促成连云港市历史上标的额最大的破产企业“换壳新生”,相关案例入选江苏法院十大典型案例、破产审判典型案例。与市国际商会携手,18天高效化解商标侵权纠纷。在执行现场驻点调解,助力86.6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实施项目顺利推进。积极协助申请蓝蛤特许捕捞试点,督促整治海洋违规倾废。办理全国首个海洋禁渔期“延伸钓”入刑案件,护航海洋经济发展。建立“海上调解驿站”,受理调处海上养殖纠纷,近年来累计调解纠纷400余件。

苏公网备3207030201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