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灰瓦,在老街这座“活的文化课堂”里肆意生长
- 时间:2025-08-20 11:18 来源:连云港老街 阅读次数:
当老街石巷的石板映出暖黄灯光,当1933年建港的记忆与书页声共振,连云港老街正经历一场文化赋能的蜕变。
近日,1933书局试营业首日的火爆人气,与街区里研学团队的求知身影、写生画板上的光影流转,共同勾勒出“文化激活老街”的生动图景——这里不再是静态的历史陈列,而是可触摸、可参与、可生长的文化生命体。
1933书局:在书页与香气间重织老街文化肌理
1933年,连云港港破土动工,开启了这座城市从渔村到东方大港的蜕变。书局选址于此,正是以建筑为容器,将城市记忆具象化为可触摸的文化符号。
咖啡区的玻璃幕墙映出老街石巷的光影变幻,窗外的“鱼满舱”打卡点与书局内的海洋风文创相映成趣,形成“一书一世界,一窗一景观”的沉浸式体验。
书局打破传统商业边界,构建“文化+商业+社区”的生态闭环。
书局内,历史的呼吸清晰可闻,将历史底蕴巧妙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现代生活体验:在这里翻阅地方志,寻找熟悉的老地名;兴致勃勃挑选印有老街图案的冰箱贴;在书堆旁安静阅读……书局让游客的脚步慢下来、停留得更久,让老街从单纯的“走过”变成值得“沉浸其中”的文化目的地。
它不仅点亮了街区的文化氛围,更悄然改变着街区的气质与温度。
研学与写生:让街区成为“活的文化课堂”
书局的热闹尚未褪去,老街的石板路上又迎来了背着画板、捧着笔记本的身影。近期,连云港老街接连接待研学团队与高校写生队伍,师生在这里把“课堂”搬进历史现场,让文化赋能从“空间营造”延伸到“参与体验”。
01 以笔为舟,溯游老街画众生
近日,以画笔为舟,以情思为桨,画室学生走进老街开展艺考培训。老街旧巷与青石灰瓦,处处散发着氤氲的人文气息,学生们手执画笔聚精会神,笔下的人像也兼具神采与气韵。
02 探馆打卡,多维看文物学历史
8月16日,陇海铁路历史博物馆藏着连云港“港铁联动”的密码,让学生徜徉于铁路旧时光。港口历史博物馆以连云港地域内港口起源及发展历史为脉络,让学生触摸港脉历史律动。民俗工艺馆为学生展示了连云港地区的民俗文化。
03 探秘工业创新,传承地域文化
8月14日,连云区科技辅导员、中小学生代表来老街开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主题科普研学,学生们先后参观陇海铁路历史博物馆和港口历史博物馆,聆听“探秘工业创新与文化传承——现代化特色工业与地域文化研学之旅”青少年健康科普讲座,在老街这座“活的文化课堂”里认真学习铁路、港口历史与文化,深刻体验和感受现代化特色工业与地域文化的魅力。
今日的连云港老街,石路上的脚步声里,有翻书声,有咖啡香,有孩子们的笑,有画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响——这,正是文化赋能最生动的模样:让历史活在当下,让街区因文化而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