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连云区> 环境保护
索 引 号 01425833-6/2020-00010 分 类 其他/其他 /
发布机构 环保局 发文日期 2020-10-26
标 题 连云生态环境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文 号 无〔〕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时 效 有效

连云生态环境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 时间:2020-11-18 17:16:04 来源:环保局 阅读次数:

按照相关通知要求,现将2020年连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情况和2021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0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截至10月25日,胡沟国控点位PM2.5浓度均值27.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0.4%,绝对值及改善幅度均排全市第1位;空气质量优良率83.9%,同比提高10.8个百分点,环境空气质量达到考核要求。

2.水质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2020年1-9月全市水环境质量状况通报》,排淡河大板跳闸1-9月平均水质达Ⅴ类,烧香河烧香北闸1-9月平均水质达Ⅳ类,达到年度考核目标。

3.加强环境执法管理水平

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448人次,检查工业企业630家次,采取“双随机”方式抽查企业44家,出动人员115人次,下达整改通知书31份,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整改建议。今年以来,共立案查处环保违法案件14起,处罚金额共计262.932万元,有效的打击和震慑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同时,依托“12345”、环保微信举报、“12369”环保热线等举报平台,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提高人民群众环保参与度。目前共有553件,其中“12345”数字化城管平台523件,环保微信举报平台21件,省信访举报平台9件,信访查处率100%,结案率98%,较好的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正当环境权益。

二、2020年工作情况汇报

1.真抓实干,确保空气环境质量提升

全面完成年度大气工作计划。印发并全面完成《连云区“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工作计划》,部署五大专项攻坚工作,排定33项工程项目,将于10月底全面完成。稳步推进VOCs治理工作。根据《连云港市2020年VOCs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全面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开展清洁原料替代和VOCs污染治理,强化源头、过程、末端全流程控制,完成8家化工企业LDAR治理,并安装VOCS在线监测,全面加强VOCs监测监控,全面加强无组织排放管控,切实提升治理水平。多举措推进空气质量改善。8月,全面开展8-12月空气质量强化攻坚行动,以国控站点为中心全面加强3公里范围内环境治理攻坚,切实推进空气质量改善。继续完善点位长履职制度。进一步完善空气质量点位长工作机制,先后印发《连云港市镇街级点位长履职评定办法(试行)》《连云港市大气污染防治巡查指导手册》,指导督促点位长更好的履职。组织镇街级点位长履职评定,推动镇街级点位长履职行为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持续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严管机动车尾气。严格执行在用汽车排放检测与强制维护制度(I/M制度),利用遥感数据倒查环检机构,对1家机动车环检机构不规范检测行为进行立案查处。持续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摸排登记编码工作,完成港区500余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检测,开展机动车入户尾气抽测和路检各1次。

2.狠抓落实,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

按照《关于印发连云港市2020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对连云区任务进行分解并印发。2020年连云区水污染防治项目共10个,其中全区污水处理设施综合运行管理工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连岛西环线改扩建工程配套污水管网工程、北排淡河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宿城万寿涧整治、板桥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6个项目已达年度目标,连云区污水治理工程、庙岭污水厂提标改造工程、西墅河综合治理、高公岛村管网完善工程4个项目正按序时推进。开展水质监测,以辖区主要河道、涧沟、排口为监测对象,跟踪水质变化情况。开展入河排口排查整治溯源工作,按照市级要求,针对辖区排淡河、烧香河,制定连云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并联系第三方开展入海排口排查监测工作。开展入海排污口监测溯源整治,制定并印发《连云区2020年入海排污口监测溯源整治方案》,按要求对辖区165个入海排口开展监测溯源及整治工作。根据排污口的合法性、排入水体环境质量、日常管理要求,按照“取缔一批、整治一批、规范一批”的原则进行分类整治。

3.强化管控,加大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

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按照“城乡一体、全面覆盖、因地治污”的原则以及《连云港市连云区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17-2020)》,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立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各项环保补助资金,专门用于辖区生活污水治理。连云区涉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村庄共21个,2019年底已完成20个,大竹园村污水处理工程预计国庆后招标,11月初开工,工期约1个月。

大力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按照省市关于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工作要求及农村黑臭水体工作指南,聘请第三方技术单位开展底数摸排及治理方案编制。目前,已完成黑臭水体识别工作,共识别黑臭水体10个,并完成治理方案编制。

4.稳步提升,提高危废管理

实施“减存量、控风险”专项行动,推进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提升安全处置能力。持续开展减存量、控风险,2020年1-9月份,我区危废产生量10826.9吨,无害化处置利用10642.8吨,截止9月底危废贮存量352.125吨,全区危废库存量持续保持低库容状态,化工企业危废无超期贮存。省、市危废规范化管理督查、抽查合格率达100%。

二、下步计划

1.提高政治站位,压实治气责任。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工作部署,高质量完成攻坚战任务。利用好污染防治指挥部平台,用好交办单、督查令、总指挥长督查令“三道令牌”,压实属地大气治理责任。发挥好新闻媒体、资金引导、豁免政策等手段作用,探索突出大气环境问题排查、解决机制,推动问题有效解决,确保管控措施“有人管”,出了问题“可追查”。

2.强力推进治污,全力谋划2021。排定2021年重点大气治理项目,结合全市开展的VOCS走航和PM2.5走航,对重点地区开展VOCs常态化走航监测、颗粒物雷达扫描等,持续排查异常污染源,提升工作精准度,深入开展VOCs专项整治,严查污染治理设施水平低下、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行为。突出抓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完善应急预案和减排措施,优化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标准,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按照企业环境绩效水平实施差异化管控措施。全面清理禁燃区内燃煤销售、使用,严格管控港口散货装卸、堆场、道路等扬尘污染。全面整治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

3.强化执法检查,有效推进整改。通过采取联合执法、夜查暗查、突击检查等手段,持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及时发现问题,跟踪整改到位。对检查中发现存在违法违规现象的企业,依法处罚,并在环保信用等级评定、各类资金补助等方面采取惩戒措施。继续实施差别化管控,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纳入豁免清单,树立标杆,鞭策落后。

4.构建综合管控体系,强化入河、入海排口监管。将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作为动态长效管理,按照方案要求开展排查、溯源及整治工作。持续开展辖区主要河流、排口监测,排查分析主要污染源,及时调整整改措施,实现水质不断提升。

5.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控。确保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按照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方案,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并形成黑臭水体动态管理清单。

6.防控秸秆焚烧污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部《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的精神,继续有效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开发、秸秆养殖食用菌、秸秆气化、秸秆工业原料开发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对涉农街道的农田编制综合利用计划图,明确地块责任人、农作物利用方式等要素,严格落实包保责任。

附件下载: 连云生态环境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