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连云区> 公共文化服务
索 引 号 14258248/2025-00035 分 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化 /
发布机构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发文日期 2024-12-17
标 题 连云港省级地名文化遗产——西市码头
文 号 无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时 效 有效

连云港省级地名文化遗产——西市码头

  • 时间:2025-03-18 11:20:39 来源: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阅读次数:

在省民政厅、省住建厅等6部门联合公布2024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中,全省共评选出省级地名文化遗产80个,连云区共2个地名入选,今天介绍西市码头。

西市码头位于北固山的西北角,是苍梧古道的节点之一。西市码头与秦山岛码头隔海相望,是清朝中期以前云台山(云台山古为海岛)来往大陆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海上南北运输的重要节点。

西市码头和秦山岛曾是吴越时期重要的军事基地和海上运输枢纽。据史料记载,这里曾发生“齐吴琅琊海战”。根据《吴越春秋》和《越绝书》记载:“句践伐吴,霸关东,徙琅琊,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死士八千,戈船三百艘。”越王勾践二十五年迁都到了琅琊,也就是东海岛上,把国都称为“都州”、“郁州”,也就是今天的云台山地区。连岛上留存的两处东海琅琊郡界域刻石,就是明证。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南登琅琊,大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万户,琅琊台下,复十二岁,作琅琊台。”秦始皇当年来琅琊,在琅琊岛上住了三个月,曾大规模修建琅琊台码头和大陆连接秦山岛的30里长的过海大堤(后被称为“神路”、“秦帝桥”),把东海岛建成了“秦东门”。此时的西市码头与秦山岛又成为秦帝国的重要码头,扼守海上交通。因秦始皇下令让徐巿(徐福)入海求长生不老药,后经逐渐演变,“徐巿”就成了“西巿”、“西市”、“西石”,就是今天的西市码头所在地。

据《嘉庆海州志》和《云台新志》记载,明清时期,西市一直设有“西石讯”,“讯所”是管制海防码头军事机构,西市码头除了民用以外,也是重要的军事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