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4258248/2023-00029 | 分 类 | 财政、金融、审计/财政 / 报告 |
发布机构 | 区财政局 | 发文日期 | 2023-01-31 |
标 题 | 关于连云区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 ||
文 号 | 无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受区政府委托,现在向大会提交全区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 ||
时 效 | 有效 |
关于连云区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 时间:2023-01-31 16:55:46 来源:区财政局 阅读次数:
各位代表:
受区政府委托,现在向大会提交全区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关心支持下,区财税部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切实担起“勇挑大梁”重大政治责任,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同时,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聚力聚焦打造现代化国际海滨城区,坚持稳中求进,注重协调发展,有效应对各类困难挑战和超预期因素,充分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全区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6亿元,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1.3%,按自然增长口径计算,同比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亿元,同比增长2.2%。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4.6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4.1亿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1.3亿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总计1.3亿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支出0.05亿元,调出资金1.25亿元。
全区社保基金收入完成2亿元,社保基金支出1.81亿元。
(二)区级预算执行情况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6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1%,同比增长2.5%;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5%,同比增长2.2%。
区级预算平衡情况: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6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0亿元、上年结余结转0.2亿元、调入资金4亿元,债务转贷收入0.6亿元,收入总计36.4亿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亿元、上解上级支出15.2亿元、补助下级支出0.1亿元,债务还本支出0.6亿元,当年支出共计35.9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下年支出0.5亿元,全部为上级专项指标。
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区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4.6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8%;政府性基金支出14.1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5.4%。区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4.6亿元,上级补助及上年结转收入0.7亿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3.6亿元,收入总计18.9亿元。当年政府性基金支出14.1亿元,加上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0.9亿元、调出资金亿元,当年支出共计17.8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1.1亿元。
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区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3亿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总计1.3亿元,其中:区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0.05亿元,调出资金1.25亿元,全部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用于债务风险化解。
区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区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9亿元,其中财政补贴收入1亿元,区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8亿元。
(三)开发区预算执行情况
在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中,连云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8亿元,同比增长3.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0.5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连云开发区政府性基金收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和社保基金收支全部纳入区本级管理,故不再单独编制相关预算执行情况。
(四)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1.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余额情况
截至2022年末,全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1.1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2.1亿元,专项债务余额19亿元,均在核定限额之内。
2.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使用情况
2022年,全区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项目4个,发行金额累计2.7亿元,全部为专项债券,主要用于连岛中心渔港基础设施提升项目1.5亿元,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疾控)项目0.5亿元,10万吨粮食仓储库项目0.5亿元,排淡河人文纪念园项目0.2亿元。
3.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情况
全区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1.54亿元,其中一般债券还本支出0.61亿元,列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专项债券还本支出0.93亿元,列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
全区地方政府债券付息支出0.63亿元,其中一般债券付息支出0.09亿元,列地方政府一般债券付息支出;专项债券付息支出0.54亿元,列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付息支出。
由于2022年全区财政决算正在进行,上述预算执行情况还会有一些变动,届时我们再及时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22年预算执行的重点工作
(一)多轮驱动、夯实税基,致力提升综合财力
一是持续抓牢税收收入。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深化财税协作和条块联动,充分发挥综合治税平台优势,加强收入形势分析研判,科学制定收入组织方案。二是强化管理非税收入。持续完善非税收入征缴管理,关注重点非税收入来源,全年非税收入规模取得跨越式突破。加强政府性基金收入管理,合理把握土地挂牌节奏,保持土地出让收益的稳定性,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突破14亿元。三是积极盘活存量资金。继续加大财政存量资金盘活统筹力度,精准聚焦低效无效资金,全面清理结余结转资金;加快清理以前年度暂付款项,及时确认收入或收回财政统筹。四是强化向上争取资金,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强化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切实加大政策研究力度,围绕国家鼓励和扶持的关键领域,全力做好项目资金争取工作。全年向上争取财力奖补、专项债券等各类资金超7亿元。
(二)多管齐下,抗疫纾困,全力稳住经济大盘。
一是是主动靠前做好疫情防控资金保障。成立应急保障工作专班,抽调业务骨干力量,主动对接卫健、经发等职能部门,全面、精准做好核酸检测、定点隔离、物资采购等专项经费保障。累计拨付相关专项资金0.75亿元,确保全区疫情防控工作顺利推进。二是加快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根据我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推动实体经济加快恢复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全年拨付助企纾困资金0.1亿元。此外,向上组织申报为企业争取省级普惠金融奖补资金及省级绿色金融奖补资金近300万元。三是不折不扣执行留抵退税政策。积极稳妥做好增值税留抵退税工作,抓实抓细延续实施和新出台的税费优惠政策,推进减、免、缓、退、抵落实到位,全年完成增值税留抵退税7.15亿元,惠及全区市场主体476家,用真金白银为企业“雪中送炭”。此外,我区共争取到纳入直达资金管理的增值税留抵退税专项补助资金1.32亿元,全部统筹用于疫情防控、助企纾困以及保障基本民生等方面,有效弥补财政减收缺口。
(三)多向发力,点面结合,着力提升民生福祉
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把财政发展与民生改善有机结合起来,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大力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一是累计拨付4.1亿元支持教育事业平稳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保障政策,加大教师延时服务经费投入,支持“双减”政策落实到位,切实减轻学生及家长负担。二是累计拨付4.06亿元支持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事业稳步推进,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逐年提高,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力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推进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是累计拨付0.54亿元支持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严格支农资金审核,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切实做好财政支农、惠农。四是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支持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鼓励各预算单位优先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全年采购农副产品141单,累计金额近70万元。
(四)多措并举,锐意创新,助力深化体制改革
一是积极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进一步规范全区非税收入征缴。实现非税收入电子开票、自动核销、全程跟踪、源头控制的全流程电子化,不断提升财政票据监管水平和效率。二是实现预算一体化系统“下沉”乡街。通过数字赋能,将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和系统操作紧密结合,实现全区财政数字化管理全覆盖。三是强化债务风险管控。加强对债券资金申报、使用、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前置审核把关,绷紧资金安全弦,确保债券资金的使用合理合规,切实发挥债券资金对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作用。四是完善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对财政运行的研判分析,对“三保”预算安排和执行、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国库库款等情况,开展联动监测和动态预警,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如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财政运行“紧平衡”态势进一步凸显;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出进度偏慢,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高,预算绩效结果应用水平有待强化等。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将高度重视、担当作为,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三、2023年预算草案
2023年区级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坚决兜牢“三保”底线。着力加强对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财力保障力度,着力做好财政收支平衡,着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为我区现代化国际海滨城区建设提供坚强的财政保障。
(一)全区财政收支草案
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23.5亿元,同比增长9%;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19亿元,比上年下降5.2%。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8亿元,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预计5.4亿元。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计1.3亿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支出总计预计1.3亿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支出0.1亿元,调出资金1.2亿元。全区社保基金收入预计1.96亿元,全区社保基金支出预
计1.87亿元。
(二)区级预算收支草案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草案
2023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23.5亿元,同口径增长9%。加上预计上级补助收入10.5亿元、上年结余结转0.5亿元、调入资金4.4亿元、债务转贷收入0.3亿元,收入总计39.2亿元。
上述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39.2亿元,减去上解上级支出19.4亿元、债务还本支出0.3亿元、结转下年支出0.5亿元,2023年当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为19亿元。
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草案
2023年区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为8亿元,加上当年上级补助收入和上年结转结余1.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收入3.5亿元,收入总计12.6亿元。减去调出资金3.2亿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债务还本支出3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亿元,区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安排为5.4亿元,主要用于城市公共设施,城市环境卫生等民生项目。
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草案
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3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计1.3亿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计0.1亿元,调出资金1.2亿元,全部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用于化解政府性债务。
区级社保基金预算收支草案
2023年区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计2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计1.9亿元。社会保险基金缺口预计为0.9亿元,其中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预计0.2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预计0.7亿元。区级财政安排0.9亿元弥补缺口,保证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
连云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草案
2023年,连云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6.3亿元,同比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0.5亿元,与去年持平。连云开发区政府性基金收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和社保基金收支全部纳入区级管理,故不再单独编制相关预算。
(三)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化解计划
2023年,我区需偿还的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息合计4亿元,其中到期债券本金3.3亿元,利息0.7亿元。按照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同时考虑全区实际财力状况,我区预计安排财力偿还债务利息0.7亿元,债务本金拟全额向市财政申请再融资债券偿还。具体偿还计划如下:偿还一般债券本金0.3亿元,全部为再融资债券,列入一般公共预算中的债务还本支出;偿还专项债券本金3亿元,全部为再融资债券,列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中的债务还本支出;偿还利息0.7亿元,包含一般债券利息0.1亿元,列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付息支出;专项债券利息0.6亿元,列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付息支出。
四、2023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完善机制,提质增效,持续深化财源建设
一是完善财税工作体制机制。立足区情实际,强化宣传引导,推动全区上下牢固树立服务税源建设的大局意识;优化财税工作体制,加强财税工作统筹力度,部门板块协同发力,切实提升工作质效。二是提升项目招引税收贡献。围绕自贸试验区、上合物流园(连云开发区)两大功能板块,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坚持项目招引以经济贡献为核心,提升招商引资精准度。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政策支持。抢抓国家稳增长、扩内需、建设国内大市场等战略机遇,积极对接省市财政部门,加大力度争取上级专项资金、专项债券和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缓解区级财政运转压力。
(二)精打细算,突出重点,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继续深化全口径预算收入管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推进结余结转资金统筹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进一步规范支出预算编制。牢固树立党政机关长期过“紧日子”、“苦日子”思想,坚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节用裕民,体现“雪中送炭”,不搞“锦上添花”,切实把好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三大关口,强化预算控制约束,建立健全从严从紧编制预算的长效机制。三是突出保障重点。紧扣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保障服务职能,聚焦稳增长、惠民生,持续加大对就业、养老、教育、卫生健康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全力支持现代化国际海滨城区建设,全力支持民生事业发展和服务保障,全力支持城乡事务精细化管理,确保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得到有效保障和落实。
(三)深化改革,依法理财,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全面推进预算一体化管理。紧抓预算管理一体化机遇,推进部门财务核算模块与一体化系统融合,健全完善“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机制,形成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的财政管理逻辑。二是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推动绩效管理关键节点前移,积极尝试事前绩效评估,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压减低效支出,取消无效支出。三是加大法治财政建设力度,认真贯彻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严格落实各项法定要求。加强财政法规宣传和培训力度,履行财政监督职责,严肃财经纪律,全面提升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
(四)疏堵结合,严守底线,强化债务风险管控
一是切实加强政府债务源头管控。认真贯彻落实政府性债务管控政策,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重点保障兜底民生安全项目;依法用好地方政府规范举债融资的“前门”政策,适度发行政府新增债券,保障重点投资项目建设资金需求。二是持续推进政府性债务化解。优化化债方案,调整化债节奏,统筹化债资金,确保完成全年化债任务;加大土地出让力度,做大综合财力蛋糕,确保政府性债务率处于绿色区域。三是做好经营性债务风险监测。依托债务管理信息系统,对区属国企经营性债务进行动态跟踪监督和管理,严防经营性债务风险转化为政府性债务风险。强化底线思维,确保到期债务平稳过渡,资金链条健康运转。
各位代表,2023年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和区政协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牢固树立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的理念,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向关键之处挺进,向最难之处攻坚,为我区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滨城区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下载: 2023年预算报告1.30 定稿.pdf
附件下载: 2023年预算草案1.30 -定稿.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