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425815-X/2025-00006 | 分 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城乡建设(含住房) / 请示 |
发布机构 | 住建局 | 发文日期 | 2025-04-28 |
标 题 | 关于报请花果山大道北延近期实施工程初步设计和概算批复的请示 | ||
文 号 | 连区建〔2025〕53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根据2025年2月28日《花果山大道北延工程工作推进会议纪要》(市政府办公室第9号)及相关要求,将采取集中建设模式实施花果山大道北延近期实施工程。项目使用单位为连云港市连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集中建设实施单位为连云港市金海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项目主要情况如下: | ||
时 效 | 有效 |
关于报请花果山大道北延近期实施工程初步设计和概算批复的请示
区经发局:
根据2025年2月28日《花果山大道北延工程工作推进会议纪要》(市政府办公室第9号)及相关要求,将采取集中建设模式实施花果山大道北延近期实施工程。项目使用单位为连云港市连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集中建设实施单位为连云港市金海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项目主要情况如下:
一、项目名称:花果山大道北延近期实施工程。
二、工程建设地点:连云港市连云区。
三、项目规模及建设内容:该项目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路线起自大港路,向北沿规划线位布设,跨越规划中心湖后,终于现状海滨大道,路线全长约5.5公里。项目全线为新建道路,规划红线宽度70m,设计速度60km/h,按照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本次仅实施规划道路的半幅行车道及部分绿化带,路面宽度11.5m,含绿化带的路基宽度14.5m。道路占地面积约390亩。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路基、路面、桥梁、排水、监控、照明、绿化及交安设施等基础配套设施。
四、主要技术指标
(一)道路等级
远期:城市主干路标准
近期:采用城市次主干路标准
(二)设计速度
近期路线设计按城市主干路标准要求,双向两车道,设计速度60km/h
(三)设计荷载标准
1.路面结构设计荷载:BZZ-100标准轴载
2.桥梁结构荷载标准:汽车荷载等级:城—A级
五、工程设计
(一)近期标准横断面图
1.5m(绿化带)+2.25m(硬路肩)+3.5m(机动车道)+3.5m(机动车道)+2.25m(硬路肩)+1.5m(绿化带)=14.5m
(二)一般路基设计
1.路堤边坡填土高度H≤h+1.2m的路段,从原地面向下开挖至距路床底面40cm处,回填40cm山场碎石土并碾压嵌挤密实,其上再填筑80cm山场碎石土路床。
2.路堤边坡填土高度H>h+1.2m的路段,路堤采用40cm山场碎石土填筑,其上再填筑80cm山场碎石土路床,底部填料采用膜袋砂填筑,膜袋砂顶部铺设一层钢塑土工格栅。
3.交叉口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路基分别采用60cm/40cm山场碎石土填筑,底部填料采用山场碎石土分层压实。
4.路基填筑前先清除地表耕植土或松散土,设计按平均厚度20cm计列,进行原地面碾压,压实度不小于90%,路堤中分带和填塘地段非路面结构作用范围内的填土压实度不小于87%。
5.起终点及金海路交叉口路基按全幅填筑。
(三)特殊路基设计
1.一般路段路基的处理:路基换填+超载预压、水泥搅拌桩。
2.桥头及起终点搭接路基的处理:水泥搅拌桩+泡沫轻质土、管桩+泡沫轻质土。
(四)路面设计
1.近期实施机动车道路面及交叉口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总厚度45cm,具体路面结构组合为: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Sup-13),0.6cm 乳化沥青封层(不计厚度),透层油(PC-2 0.7~1.5L/m2),20cm水泥稳定碎石(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20c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
2.近期实施交叉口人行道路面结构
总厚度19cm,具体路面结构组合为:6cm 荷兰砖,3cm M10水泥砂浆,10cm C15细粒式砼。
(五)桥梁设计
1.开塔河中桥
桥梁分左、右幅布置,跨径布置为13+20+13m,桥梁全长52m,桥宽18.75+16.5m;左幅桥梁斜交15°,右幅桥梁斜交5°,上部结构采用13m/20m跨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梁下部采用柱式墩,肋板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2.MK1+522.5小桥
桥跨布置1×16m,桥梁全长22m,桥宽13m;桥梁中线与河道中线正交,上部结构采用16m跨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梁下部采用柱式墩,肋板式桥台。
3.中心湖大桥
桥跨布置5×30m,桥梁全长157.2m,桥宽13m;桥梁中线与河道中线正交,上部结构采用30m跨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桥梁下部采用桩桩柱式墩、肋板式桥台。
(六)交叉口设计
1.与大港路交叉口设计
拆除现状大港路口北侧辅道封闭护栏;由于远期花果山大道路口南北两侧中分带宽度差别较大,花果山大道北延行车道线形采用分幅的方式衔接两侧中分带。考虑开塔河桥一次性实施到位,两侧展宽段与渐变段取相同值,展宽段124m,渐变段取50m。
2.与海滨大道交叉口设计
花果山大道终点与海滨大道设置T型平面交叉,渠化方案考虑减小对现状海滨大道的改造,仅打开交叉口处中分带,同时渠化转角处拼宽现状海滨大道压缩的辅道至一般段宽度。
(七)排水设计
雨水管道埋设较浅,故均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管,雨水沟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雨水井采用混凝土结构和防盗球墨铸铁井盖,检查井口设防坠网,由防坠网厂家指导安装;雨水口采用混凝土砖砌结构,采用双篦雨水口,选用球墨铸铁篦子。
(八)智能交通系统
大港路、海滨大道两个交叉口各增设2套交通信号灯,安装方位均为南北向。大港路由原T字路口调整为十字路口的信控平面交叉,补充相关的电子警察系统、反向卡口系统、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等;新增与海滨大道相交为T字路口的信控平面交叉,新建电子警察系统、反向卡口系统、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等。
(九)交安设施
本项目交通标志设计结合连云港市现有城市指路标志体系的特点,依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 51038-2015)及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全线设置包括指路标志、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等功能。
(十)照明工程
照明布置一般路段主路单侧绿化带内布置单悬臂路灯。照明控制采用统一的市政路灯管理三遥控制方式,路灯配电柜设置远动终端。本工程用电负荷为道路照明,负荷级别为三级,工作时间由路灯管理部门确定。
六、工程概算:总投资35924.07万元。建设资金来源为市财政、连云区财政、开发区财政。
七、项目工期:24个月。
连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