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425818-4/2016-00022 | 分 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通知 |
发布机构 | 连云区 | 发文日期 | 2016-07-20 |
标 题 | 关于印发《连云港市旅游行业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
文 号 | 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 效 | 有效 |
关于印发《连云港市旅游行业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旅游景区、星级宾馆饭店、旅行社: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委、政府、安监部门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全区旅游安全工作,切实保障广大旅游者及从业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防范旅游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完善旅游安全机制,把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作为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排查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重点领域、部位和环节,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把遏制重特大事故与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现将《连云区旅游行业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连云港市旅游行业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 方案
连云区文化体育旅游局
2016年7月20日
连云区旅游行业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保障广大旅游者及从业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防范旅游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完善旅游安全机制,把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作为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排查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重点领域、部位和环节,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把遏制重特大事故与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结合全区旅游行业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旅游法》、《安全生产法》和省市区委、政府安监部门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发展指导思想,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属地管理的工作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始终坚持三个绝不能过高估计的基本判断,始终坚持三个敬畏、三个越是的工作理念,立足于防范,明确工作任务,层层建立责任制,完善应急救援体系,避免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和减少一般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旅游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为推动和实现全区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二、组织领导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成立全区旅游行业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领导小组,局长程学桃为组长,党组书记武心龙为副组长,旅游科、旅游质监监督所全体成员为成员;办公室设在旅游质量监督所,栾海军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协调督导和有关信息汇总上报工作。
三、防范措施
(一)人员密集型场所和旅游大型节庆活动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
积极协助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做好人员密集型场所和旅游大型节庆活动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旅游大型节庆活动坚持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活动主办单位严格落实有关审批和报备手续,制定人员密集场所和大型节庆活动各项应急预案;场地、设施要符合消防等安全要求,场地出入口和通道要畅通,便于疏散,若夜间开展活动,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停电时要有应急措施;要增加重点路段、道口的警示标志,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旅行社组织旅游团队参加大型节庆活动,要对游客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交待安全注意事项,明确集合地点、联络方法,确保遇有情况有效应对。承办旅游大型节庆活动的星级饭店做好消防安全和踩踏事故预防等安全保障工作。A级景区通过相关媒体公告景区最大承载量和游客接待、分流措施,景区制定操作性强、适用性高的游客分流预案,在景区可能达到最大承载量时及时向社会公告,同时报告当地政府,并采取疏导、分流等措施。
(二)交通事故预防工作
交通事故的预防工作,包括:道路、水上、景区等交通。主要按照交管、运管、海事、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的要求,结合各单位实际,配合主管部门抓好落实。
旅行社:一是旅行社在编排旅游线路时应科学安排旅游行程。二是旅行社租用车辆应选择手续齐备、保险有效、信誉好、车况好的旅游客运汽车公司,并与旅游客运汽车公司签订了正规的《旅游团队承运合同》,以及与旅游客运汽车公司划分安全责任。在组织旅游团队出行前,应对承运车辆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有无年检,GPS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每个座位有无安全带,灭火器、应急锤配备应到位,车辆轮胎使用情况),查看承运车辆驾驶员资质,并了解个人安全驾驶记录情况。三是导游人员在出发前应查询旅游出行的线路有无危险路段、事故多发路段,出行天气是否存在雨雪雾等影响安全的恶劣天气。四是旅游团队出行前,要召开安全说明会,警示旅途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团队运行期间,导游人员应认真履行交通安全宣传员和监督员的提示职责,督促游客系好安全带,提醒司机不得酒后驾驶、超速驾驶和疲劳驾驶,注意行车安全。五是密切关注旅游目的地的天气预报和社情通报,做好防范措施,遇有地震、泥石流、台风、洪水等地质灾害和雨雪、冻雨路、冰路、雾、霾、临崖、临水、盘山路、背阴路时,要提醒驾驶员谨慎行驶,绝不能冒险行驶;因特殊情况造成游客滞留的,应安抚好游客,并合理安排好滞留游客的住宿、就餐。
A级景区:一是景区内部自备的旅游运营车辆,应按照质监、交管部门的要求,设置专门的安全机构实施管理,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并能够严格按制度运转。二是景区内部自备的旅游运营车辆、游艇、气垫船等应能够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灭火器、应急锤、座位保险带等安全设施齐全。三是景区对自备旅游运营车辆驾驶员、船舶驾驶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四是对景区内道路、涵洞、交通标识等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及时清理路面的积水、积冰等影响车辆安全通行的障碍物。
(三)火灾事故预防工作
火灾事故预防工作,要依据消防部门、森林防火管理部门的规定,重点做好星级饭店、A级景区的防火指导工作。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要按照《消防法》相关规定,进行明确预防火灾的目标任务、治理内容、治理步骤、整治方法措施和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力争做到责任到人、制度健全、注重宣传和措施得力等要求。
(四)食物中毒预防工作
预防食物中毒的工作,按照卫生、食药监管理部门要求,配合主管部门做好旅游团队、星级饭店、A级景区餐饮店的安全指导工作。
旅行社:一是旅行社应选择有资质、卫生、信誉良好的餐饮单位就餐,并与旅游团队经常就餐的饭店签订安全协议。二是旅行社应对导游员的食品安全卫生知识进行培训,导游对餐饮单位的卫生状况与菜品应进行核查,注意检查饭菜质量,发现有变质、不卫生的菜肴和饮料,能够立即与餐饮单位交涉。三是导游人员应对游客进行预防食物中毒的提醒工作,随时提醒游客不要食用景区或街头小摊上的食品,不喝生水和不洁的水等。
星级饭店:一是各项卫生制度要落实,特别是食品留验制度的落实。二是卫生设施要齐全,有更衣间,冷菜间内有消毒设施,洗碗间位置合理,配有洗碗和消毒设施;粗加工间与其它操作间隔离,各操作间温度适宜,冷气供给充足,有必要的冷藏、冷冻设施;生熟食品及半成食品分柜置放,生熟分案;冷菜间、面点间独立分隔,有足够的冷气设备;有干货仓库,有专门放置临时垃圾的设施并保持其封闭,排污设施(地槽、抽油烟机和排风口等)保持清洁通畅,采取有效的消杀蚊蝇、蟑螂等虫害措施。三是星级饭店要严把采购关、加工关和贮藏关。
A级景区:一是配合有关部门应对景区内部的食品经营单位严把准入关,选择有资质、卫生、信誉良好的食品经营单位进入景区经营。二是A级景区应加强对景区内部食品安全的管理,对无证小商、小贩进行坚决的打击。三是A级景区应建立救护站,并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五)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工作
积极做好本辖区旅游企业所有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安全检查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有关规定,重点检查内容:一是使用特种设备的旅游企业是否召开了专题会议,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研究分析制度。二是落实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承诺书》,并进行了公开公示。三是使用特种设备的旅游企业采购、租赁、使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落实了特种设备使用的三落实(安全管理机构、制度、人员)两有证(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作业人员上岗证)一检验(定期检验)一预案(应急救援预案)制度,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六)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事故预防工作
高风险旅游项目包括高空、水上、潜水、探险、气垫船等项目。积极协助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做好高风险旅游项目的安全工作。一是经营单位必须取得合法的经营许可。二是经营单位应尽到安全提示职责。三是有必要的安全保护设施,对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四是有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五是按照《旅游法》要求,投保责任险等。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深刻汲取近年来发生的重大事故教训,深入研究,分析原因,举一反三,防堵漏洞,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安监部门的有关要求,认真做好旅游安全工作。
(二)强化监管,落实责任
层层落实安全监管责任,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督促和指导各类旅游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把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健全和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切实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举措。
(三)严密组织,全面排查
各旅游企业根据行业安全生产特点,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消除隐患,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空白,全面排查旅游安全各类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等现代媒体广泛宣传旅游安全常识,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建立长效机制,筑牢防范屏障
建立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的长效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旅游安全的基础设施、装备和队伍的建设,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