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01425818-4/2017-00001 | 分 类 | 综合政务 / 通知 |
发布机构 | 连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日期 | 2017-01-11 |
标 题 | 2016年度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 ||
文 号 | 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 效 | 有效 |
2016年度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2016年度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连云区文化体育旅游局
2016年,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紧扣目标任务,深入开展旅游富民、文化惠民、体育利民工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狠抓落实,实现文化体育旅游事业发展凝聚力、影响力、竞争力的新提升,开创了文化、体育、旅游与产业、城市、环境以及社会协调融合发展的新局面。今年11月,我区成功获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荣获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名区、中国最美养生休闲旅游名区称号。全区预计全年接待游客8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破百亿。现将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实施重点项目,优化发展环境,全域旅游品牌形象不断显现
重大项目配套建设稳步推进。一是连岛按5A标准初步完成提档升级。完成自驾游营地、梅花园、孔雀园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引进冰雪大世界、水上推进器等旅游项目,旅游公厕、标识标牌、公交站点等配套进一步完善,荣获全国十大美丽海岛、江苏最美跑步路线等称号;二是海上云台山基础设施及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投资1.2亿元建成10KM环山公路、2KM保驾山路,法起文化园大雄宝殿、祈福殿、天王殿广场全面建成,成功举办一带一路法起文化节系列活动。三是连云港老街正式运营接待游客。完成二期扫尾工程建设,五一全面开放运营,全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四是完善的旅游标识标牌系统初步建成。按照省局整、增、换、护优化提升要求,全区新增通向A级景区、国道、省道旅游标识牌10块。
旅游市场环境全面优化。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区委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陈书军书记亲自到会并作重要指示。区级层面成立专项整治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细化责任清单,明确各职能部门监管责任。二是坚持防治并举。我局与70余家涉旅企业签订旅游安全责任状。小组积极开展综合执法检查,共出动检查557人次,检查经营户1651家,对100余家海鲜餐饮场所逐户安装统一价目表,对93家下达整改通知书、对4家屡犯户进行处理。在各景区设置旅游宣传提示牌35块、投诉牌42块。旅游质监所处理旅游投诉23起,职能部门处理涉旅投诉421件。三是力促整改落实。依据全市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对涉及我区的整改事项,及时传达,落实责任,限期整改。全区游客满意度一直位居全市前三甲,旅游环境不断优化。
旅游知名度全方位提升。一是加强重点旅游目的地宣传促销。先后组织辖区旅游企业到上海、南京、苏州等地开展旅游推介活动。成功运作了河南、西安、上海等地超大旅游团队、北京旅游专列的旅游接待工作。二是强化传统及新媒体营销,制作全区旅游宣传片,与上海电视台风尚旅游、江苏卫视跟着大脚走、山东《新晨报》及徐州报业形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与同程、去哪儿、驴妈妈、途牛等新媒体电商的合作,积极推荐连云旅游。三是放大节庆活动对旅游市场拉动作用。组织各景区全年开展各类惠民旅游活动40余场,成功举办第三届海滨旅游月等系列活动。
二、繁荣精品创作,实施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一是街道文体中心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按照省、市两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创建要求,制订社区文体中心服务标准,并按标准强力推进。对全区文体设施进行全面普查。10分钟文化圈已经形成。二是文化馆成功创成国家级。区文化馆按照一级馆创建要求,强化数字化建设,放大免费开放和培训等公益性职能,今年5月成功获评国家一级文化馆。三是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初见成效。研究制定《连云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已完成总分馆建馆工作,力争将图书馆打造成集东部城区多功能、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全民阅读基地。
文化惠民活动异彩纷呈。一是文化活动量多质好。围绕2016年市、区文化工作目标任务,举办各类文体活动160余场。积极承办各类大型展演活动,儿童剧《丑小鸭》、市职工京剧团大型戏剧《西厢记》、2016连云港市迎春书画展(连云区)展览等活动影响广泛。二是文艺创作精品频出。精心编排作品参加连云港市第二届戏剧节作品比赛,小品《因为爱情》获市局嘉奖,梁艳等五人获市级个人二等奖。三是全民阅读及公益培训蓬勃开展。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月暨书香连云图片展等主题活动,举办 瀚海连云文化大讲堂公益培训,涵盖舞蹈、声乐、表演、朗诵、器乐、国画、素描、儿童画等近十种培训课程。
文化市场繁荣有序。一是规范市场秩序。与各经营场所签订规范经营安全生产责任书,开展了春节、寒假、两会等市场整治、安全排查、文物巡查等专项行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网吧下发整改通知书,开展了护苗、清源、扫黄打非进基层等行动。深入开展版权登记,征集各类版权作品60余件。二是简政放权,优化审批流程。新审批网吧4家、出版物经营单位5家、艺术品经营单位备案3家,现场勘察1家娱乐场所的筹建,行政审批、处罚信息全部上网公开。三是加强文物监管,确保非遗传承。积极开展文物普查及监管工作,成功协调市级文保单位云山旗杆夹修复保护工作。强化非遗保护传承,积极组织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四是规范行业经营行为。结合卫生城市创建,为文化企业安装排风设施、消毒专柜、、紫外线消毒灯等设施。通过悬挂横幅、张贴禁烟标识、制作发放控烟制度及健康教育图板、在网吧电脑开机页面设置创卫宣传口号等方式,规范文化行业经营。
三、倡导群体活动,完善体育设施,全民健身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城市社区健身设施的提档升级,对辖区所有健身路径损坏情况进行全面统计,2005年之前安装的健身路径逐步拆除更新,减少安全隐患。对全区各街道体育设施情况进行系统摸底检查,新建多功能健身场地3片、健身路径10套、篮球架9件;建立沟通与协调机制,在城市新开发房地产项目中对体育设施同步规划与建设。
群众性社会体育赛事与活动蓬勃开展。一是认真承办省市级体育比赛。今年承办了省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省三对三篮球、市健康连云港 主播励志行长跑活动、市第九届社区体育节、市海上游泳邀请赛、连云港(连岛)自行车赛暨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业余俱乐部巡回资格赛、市铁人三项比赛等。二是积极举办区级体育比赛。举办区全民健身乒乓球比赛、省老年人体育节连云区分会场活动、区健身气功站点联赛、区全民健身日活动等,丰富职工、群众的业余体育生活。在此基础上,主动引导街道特色体育比赛。三是扎实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组织体质监测进街道活动3次,测试600余人,进一步增强群众健康意识。
编制区体育公园建设方案。依托海滨公园环境和特色,将运动、健身融入生态环境中,形成集散方便、个性突出、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集市民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型体育公园活动区,体育公园建设方案初稿已于11月15日编制完成。
2017年是区委、区政府全面推进“十三五”规划目标,打造“一带一路”先行区建设的重要之年,区委区政府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2017年全区头号工程,令人倍感振奋。我局将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统领,以旅游富民为宗旨、以创新创优为抓手、以文体同荣为路径,深入推进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智慧等工程,努力实现旅游、文化、体育融合发展。
一、强化旅游富民,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
围绕一个中心、实施3456工程、实现一个目标。即贯彻落实全省、市、区旅游业发展大会精神,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中心,实施旅游行业3456工程,打造连岛、海上云台山和连云新城三大旅游板块,建成连岛、宿城、连云新城和在海一方四大旅游集散中心,建设连岛海滨度假、连云民国文化、宿城情侣慢游风情、高公岛核电文化、云山生态宜居五大旅游特色小镇,拓展旅游+健康、+养生、+文化、+生态、+工业、+渔业旅游+六大特色业态,最终达到旅游富民强区目标。积极打造连云港市旅游核心区、“一带一路”交汇点的旅游先行区、全国著名海滨旅游目的地。
强化全域统筹,创新体制机制。积极配合区委区政府组建旅游发展委员会,推广1+3+N旅游综合执法模式。整合优质旅游资源,成立连云旅游发展集团,开展集团化、规模化、产业化、资本化运作,提升全区旅游资源聚合力和核心竞争力。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制定创建整体方案,将创建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排出重点项目,明确推进措施,倒排时间节点,积极推动旅游产品全域布局、旅游要素全域配置、旅游设施全域优化和旅游产业全域覆盖。
夯实项目支撑,做强旅游产业。以大项目为引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以旅游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高地。“十三五”期间,全区初步排出文化旅游重点项目18项,计划总投资134.5亿元,其中2017年计划投资40亿元。连岛度假区旅游板块紧紧围绕国家5A景区创建,加快国家中心渔港、镇海寺文化园、邓小平雕塑公园提升改造、淮海战役总前委纪念馆、海鲜美食街、特色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配合市城建控股、港口控股游轮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串联开通连岛-秦山岛-竹岛-前三岛等海上旅游航线,深度开发前三岛旅游资源,积极拓展海钓、潜水、海底观光、运动探险等旅游业态,加快打造国际海岛旅游目的地。海上云台山旅游板块坚持扩容和提质并重,规划建设东西南北中五个大门,内部以游步道、车行道、缆车等进行连接,外围以中山路、云宿路、核电北路和东疏港、841隧道为纽带沟通,形成后云台山旅游内外环线体系和一日游旅游格局;突出打造山海观光文化、法起文化、陶园文化、中韩文化、民宿文化以及核电文化等文化品牌,重点建设张保皋纪念馆、新罗村遗址、一带一路法起文化陈列馆、陶公祠、核电科普文化馆、抽水蓄能电站、神山水库健康公园、老街七一新天地等文旅项目,努力打造集山海森林、宗教朝觐、科普观光、乡村度假于一体的国家5A级景区。连云新城旅游板块重点服务市城建控股、水利部门,加快10公里黄金岸线、临洪河口湿地公园、墟沟港区退港还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竹岛、鸽岛、北固山开发,建设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快推欢乐海洋城进度,整合东方医院、149医院、省康复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打造东部城区健康医养高地。
完善功能配套,力促旅游富民。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区的重要抓手,坚持补短板、强配套、创特色,紧扣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加快延伸旅游产业链,提升旅游富民水平。向上争取早日推进海州高铁站-墟沟-连云老街的区间铁路公交建设,缓解港城大道交通拥堵压力,构建高效、便捷、大运量的全域旅游交通体系。重点打造墟沟海棠路、连云新城西墅湾、连岛白沙等海鲜特色美食街区,加快建设国展中心、连云老街、连岛等旅游集中购物场所,深度开发老街映象民俗工艺品、佛教文化创意品等一批特色旅游商品,着力打造宿城云雾茶、葛根粉,高公岛紫菜、海产品等旅游商品品牌。积极鼓励旅游创业就业,加快打造老街利华巷90后创意街区,大力引导群众发展特色民宿及农家乐、渔家乐等旅游业态,加快建设连岛海滨度假小镇、连云民国文化小镇、宿城情侣慢游风情小镇、高公岛核电文化小镇、云山生态宜居小镇,规划发展环后云台山特色民宿集群,近期重点打造宿城八间房民宿、留云岭民宿,老街朱家大院、艺术酒店,云山蔡庄人家、张家大院,板桥黄泥湾山庄等100余家特色民宿,提高旅游综合效益,提升旅游富民能力。
提升管理服务,优化旅游环境。以主客共享为导向,持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停车场、交通标识标牌和无线覆盖等四大专项行动,建成全区智慧旅游平台及大数据中心,强化旅游专业人才引进,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全面提升行业管理服务水平。整合各景区营销力量,组建区级旅游营销中心,以诗意山海,浪漫连云为总体形象宣传口号,策划推广1-3日游旅游精品线路,筹备一带一路国际摄影节、国际油画节、第二届丝路之光·一路同行法起文化节、海上云台山森林音乐节、连岛国际铁人三项赛、第四届连云新城海滨旅游月等活动,不断扩大连云区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入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坚决避免欺客宰客、强买强卖等不文明行为发生,努力营造安全、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
二、强化文化惠民,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区
完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乡、街道文化(体育)中心改扩建工作,确保每一个街道有独立的文化活动中心。提高综合文体中心利用率,推进国家一级图书馆、连云区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发展流动舞台车、流动图书车等新型文化服务载体。积极扶持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和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创作生产的组织策划,鼓励和扶持农民自建文化大院、文化科技户、文化室、图书室等文化阵地,扶持一批民营表演艺术团体、农村业余剧团、个体电影放映户等。重点抓好城市社区健身设施的提档升级,对辖区所有健身路径损坏情况进行全方面统计,2005年之前安装的健身路径将逐步拆除更新,减少安全隐患。对全区各街道体育设施情况进行系统摸底检查,新建多功能健身场地3片、健身路径10套、篮球架9件;建立沟通与协调机制,在城市新开发房地产项目中对体育设施同步规划与建设。
重点打造精品文艺创作。围绕连云山海文化主题,加大文艺作品创作力度,力争创作5件以上有影响的精品力作,1-2件作品获全省五个一工程奖。充分利用连云区的历史文化遗存,推进与旅游文化有关的会展、民俗、演艺等项目落户连云区。配合区委、区政府搞好西游记文化节、连云港之夏系列活动。继续开展书香连云五进活动,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邀请影视拍摄机构、文艺院团、高等院校及艺术家来我区采风、创作,举办艺术家论坛、学术讲座、展览展示、艺术交流等活动,促进文化艺术交流。深入推进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协助做好宿城1968风情街区、羊山岛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连云新城海洋公园等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建设工作。大力发展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出版、数字传输、动漫和网络游戏等新的文化业态,培育和建设一批创意策划、电子出版、数字影视和动漫游制作企业,建设一批富有科技含量和创新活力的文化公共服务平台或孵化器。
扎实做好文物非遗工作。建立完善一套保护我区历史文化遗存的规划、制度和操作方法,切实保护好苏马湾界域刻石、万寿山抗日石刻、龙门石刻等重要文化遗产,并积极做好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和保护工作,编纂东部城区文物保护的有关资料文献。加强对连云老街、淮盐文化、渔村文化等历史文化和历史遗迹的研究,加强对本地区有代表性、有重要艺术价值的各类民间艺术的研究、保护和申报工作。对云雾茶手工制茶技艺剪纸板桥面塑等非遗项目进行深入的再挖掘和整理工作,运用文字、图片、音像以及数字多媒体技术,对这些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记录。尝试性恢复和抢救螺钿画制作技艺。
深入开展文化市场执法工作。积极配合市文广新局对综合执法大队的改革工作。进一步强化规章制度建设,积极组织参加业务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好队内文化执法培训活动,开展执法案卷评查活动,继续以规范执法文书制作为重点,精选案例材料,适时组织开展执法案例研讨活动,切实提高执法办案质量。深入开展网吧、文化娱乐场所、营业性演出等重点领域各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积极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活动,营造健康有序的意识形态环境。加大文化执法宣传教育力度,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及其他宣教活动。
三、强化体育利民,巩固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
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发展。一是积极争取引资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健身场馆、体育赛事、体育创意以及其他体育项目,广泛争取上级产业引导资金予以扶持。鸿云体育中心、连云区文体中心、张翔健身健美中心、卓越健身房等多家民营场馆经过几年发展具有一定规模, 二是高效运作区文体中心健身馆。培育出一批有特色的体育赛事、培训、文化演出、会展旅游和休闲娱乐品牌活动,促进场馆的错位经营、特色发展。促进街道文体中心和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完成街道文体中心统一挂牌。三是打造北固山,云台山山地户外运动休闲项目。加强登山步道、绿道、自行车骑行道、等体育运动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连岛滨海运动休闲项目。
扎实开展全国体育产业专项调查工作。为了全面摸清我区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与布局,建立和完善体育产业基础数据库,准给国家及江苏省体育部门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我们高度重视,周密计划,及早部署;主动做好与统计部门的对接协调工作,争取统计部门工作支持和技术支撑。10月中旬完成名录库核查、调查对象确定、数据采集、录入、汇总上报等工作。
着手编制连云区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制定我区体育发展规划,明确我区体育工作中长期目标和各年度任务,指导我区各项体育工作。使我区在实现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目标中,树立效率意识,坚持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