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425838-7/2015-00019 | 分 类 | 其他 / 通知 |
发布机构 | 连云区海洋与渔业局 | 发文日期 | 2015-05-24 |
标 题 | 关于区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17号提案的答复 | ||
文 号 | 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 效 | 有效 |
关于区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17号提案的答复
惠永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连云区紫菜养殖业扶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关于加大紫菜养殖业扶持力度的问题,近几年来一直被我局乃至我区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紫菜行业作为我区传统养殖业和主导产业,产业规模也在逐年增大。然而,由于受核电、港口和连云新城建设影响,传统养殖区被大量占用,养殖空间逐年减少,养殖密度显著过大,加之生产资料、劳动力成本增加等,紫菜养殖业面临重重困难。为此,我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力扶持紫菜养殖业长远、健康发展。
一是对全区紫菜养殖区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十二五期间,依托连云区十二五养殖规划和市局编制的百亿海州湾浅海域现代综合渔业园区规划,逐步实现对全区浅海养殖水域进行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选取水深、水流等适宜海区规划为紫菜养殖生产。同时,通过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阳光培训工程等多次在养殖户间大力宣传科学合理密植、提高鲜菜质量,号召广大养殖户放眼长远,切忌只顾眼前蝇头小利而影响了全区紫菜产业的长久健康发展。
二是大力推动更新改造紫菜养殖模式、养殖器材。十二五期间,由于核电、港口和连云新城建设的不断推进,紫菜传统浅海养殖海区不断被占用,加之养殖区水域较深时,水流交换迅速,水质较好,养殖的紫菜品质将高于传统浅海养殖区,因此,紫菜养殖向更深水域拓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为积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我区对传统插杆养殖器材毛竹进行了更新改造,选用性能更加优化的玻璃钢杆开展更深水域的插杆养殖。截至目前,通过省市各级财政支农项目成功推广补助玻璃钢插杆50000余根,全区玻璃钢插杆养殖逐步形成规模效益。此外,积极从韩国引进更加适应深海养殖的全浮流紫菜养殖新模式,在去年获得试验成功后,今年进一步推广1500亩。
三是顺应市场行情、引进紫菜养殖新品种。通过市场考察和情形对比,发现近年来坛紫菜养殖效益明显优于条斑紫菜,且销售前景广阔、市场预期良好。为此,自去年开始,全区紫菜养殖公司和养殖大户纷纷组团,多次前往浙江、福建等地实地考察坛紫菜养殖。考察发现,坛紫菜养殖方式与条斑紫菜类似,多数养殖器材可通用,且操作更加便捷、管理更加简单,配套加工方式较条斑紫菜也显著简化,若养殖海区自然条件适宜坛紫菜生长,则推广坛紫菜养殖具备较大可行性。经初步统计,全区有多家紫菜养殖大户及企业预备在下一养殖周期进行坛紫菜养殖实验,部分养殖大户已开始进行坛紫菜苗种预购工作,而市水科所与部分养殖企业现已联合开展坛紫菜育苗技术攻关。
四是做好产业配套、保障产业链整体长远发展。紫菜养殖是介于紫菜育苗和紫菜加工、销售的中间环节,紫菜养殖的产量和品质决定了紫菜育苗、加工、销售的最终成效;与此同时,育苗、加工、销售环节的开展情况直接制约了养殖环节能否顺利开展,决定了养殖的生产效益。因此,做好产业配套,合理规划和科学提升紫菜在育苗、加工、销售环节的整体发展水平,对紫菜养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连云区通过加工园区建设,培育知名紫菜品牌,不断促进加工企业的合理布局和发展壮大;同时紫菜协会将各加工企业联合起来,提供统一公平的销售和交易平台,科学指导全区紫菜加工企业进行规模化紫菜销售。
今年,本着科学合理、有效务实的原则,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局的科学指导下,我们将进一步制定全区十三五养殖规划,更新养殖模式、引进养殖新品种,做好紫菜产业链整体配套和科学管理,切实将紫菜产业整合好、发展好,全力提升渔民的养殖效益。
非常感谢您对海洋与渔业工作的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的关心与帮助!
连云区海洋与渔业局
201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