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提交人大报告
索 引 号 01425838-7/2022-00013 分 类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
发布机构 林业和海洋局 发文日期 2022-07-05
标 题 关于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99号提案的答复
文 号 无〔〕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关于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99号提案《关于完善“三无”船舶建立动态清零机制的建议》的答复
时 效 有效

关于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99号提案的答复

李欢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三无”船舶建立动态清零机制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区林海局与各街道、各部门凝聚攻坚合力,重拳打击涉渔“三无”船舶,建立健全涉渔“三无”船舶清理整治长效机制,以“减少存量、防止增量、多管齐下、疏堵结合”的战略方针,持续推进涉渔“三无”船舶清理整治工作。

(一)完善“三无”船舶清理制度。

连云区及时制定并下发《连云区涉渔“三无”船舶联合认定实施办法》和《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健全涉渔“三无”船舶长效治理工作机制的通知》文件,成立涉渔“三无”船舶认定小组,明确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为涉渔“三无”船舶清理工作打下结实的基础。同时,区林业和海洋局与拆解公司签订长效协议,按照涉渔“三无”船舶的清理要求,及时将查扣或移交的涉渔“三无”船舶拆解。

(二)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持续开展联合专项整治行动,对渔港、码头、临时停靠点、河汊港湾等涉渔“三无”船舶停泊区域持续加大打击整治力度,发现涉渔“三无”船舶一律查扣拆解,形成高压威慑态势,让外地涉渔“三无”船舶望而却步,实现涉渔“三无”船舶整治动态清零任务。今年以来,我区共出动执法人员976人次,执法船只94艘次,巡航386小时,航行2737海里,查扣“三无”船舶92艘,拆解“三无”船舶84艘。

(三)扎实推进养殖辅助船常态化监管。

加快连岛渔港、高公岛渔港建设进度,完善渔港管理“港长制”工作责任,推动建立渔船管理服务公司、协会、合作社等管理机构,将辖区内分散的紫菜养殖辅助船和渔民纳入组织管理,落实“定人联船”制度,开展渔船隐患排查、进出港报告、编组生产和涉渔纠纷调处等工作;责令所有养殖辅助船签订《不从事捕捞作业承诺书》,一经发现养殖船从事捕捞作业,立即查扣拆解,防止本地养殖辅助船向涉渔“三无”船舶转化。截至目前,我区共成立街道渔政中队4个,渔船服务组织2个,我区所有养殖辅助船均已纳入组织化管理体系之中。

(四)加大与驻区大单位联合巡查频次。

一是加强与驻区大单位沟通协作,及时将该单位管辖区域内涉渔“三无”船舶巡查情况通报给该单位,并联合研究制定清理整治方案;二是在保证重点区域巡查巡视的同时,加大边缘地区巡查力度,如大板跳闸口、三洋闸等我区与赣榆、徐圩划界处附近,确保统筹兼顾。

(五)持续开展宣教活动。

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发挥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作用,发动基层网格员常态化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形成浓厚的清理整治舆论氛围,鼓励渔民主动上交手中的涉渔“三无”船舶。

(六)研究制定帮扶政策。

研究出台相关帮扶政策和办法,多方式、多渠道帮助被淘汰、拆解渔船的渔民船民解决生产生活就业问题,引导渔民船民转产转业,保证民计民生,防止死灰复燃、走回头路。2021年12月底,协调辖区18家企业提供400个岗位,300多名渔民入场求职,达成初步就业意向80余人。今年年初至今,区林业和海洋局开展普通船员培训15期,机驾长换证培训5期,累计培训渔民1000余人次,为渔民就业问题提供了多方面的解决途径。



连云港市连云区林业和海洋局

2022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