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提交人大报告
索 引 号 01425838-7/2025-00029 分 类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 公告
发布机构 林业和海洋局 发文日期 2025-08-08
标 题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72号建议的答复
文 号 无〔〕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72号建议《关于对海水养殖区域合理规划的建议》的答复
时 效 有效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72号建议的答复

李庆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对海水养殖区域合理规划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海水养殖产业加快转型,紫菜养殖不断压缩,牡蛎养殖逐步扩大,海水养殖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024年,全区水产养殖总面积29.43万亩,其中主导品种紫菜养殖9.8万亩、牡蛎笼养12.5万亩,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47.6亿元,渔业一产产值33.5亿元、增加值18.7亿元。在海水养殖快速发展的同时,牡蛎养殖密度过大,海域养殖负荷较大,牡蛎出现生长缓慢、品质有所下降等现象。

为科学规划海水养殖区域和密度,我区根据海洋资源分布和养殖需求,结合海水养殖专家意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科学规划养殖区域。联合江苏海洋大学对全区养殖海域养殖容量进行评估,及时研究编制了《连云港市连云区养殖海域养殖容量评估及布局规划报告》,进一步优化养殖海区布局,合理布局紫菜、牡蛎各自养殖海区,严控紫菜、牡蛎养殖规模,适度扩大海参、鲍鱼等优质水产品养殖规模,并督促指导各涉海乡街道和养殖主体严格实施,限定紫菜养殖面积不超过10万亩、牡蛎养殖面积不超过15万亩,推进紫菜养殖向深水区拓展。

二是加强养殖区域水质监测。区生态环境局、区林业和海洋局加强与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连云港海洋环境监测站等专业检测机构合作,定期对辖区内养殖海域水质进行监测,监测指标包括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等。根据监测结果,及时掌握养殖海域水质变化情况,并根据水质变化动态调整养殖规划,为养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养殖环境符合渔业养殖要求。同时,加强对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宣传教育,提高其环保意识,引导其合理使用养殖投入品,减少对养殖海域水质的污染。

三是推广多样化综合养殖。充分利用养殖海区立体空间,鼓励发展多营养综合立体养殖,推广坛紫菜与条斑紫菜轮养、条斑紫菜翻板式养殖、龙须菜筏式养殖、三倍体牡蛎高效笼养、三倍体牡蛎延绳式挂串平养、鲍鱼笼养、鱼虾贝藻参鲍胆生态健康养殖等新技术,计划发展坛紫菜筏养2万亩、条斑紫菜筏养10万亩、龙须菜筏养200亩、牡蛎笼养10万亩、毛蚶底播4万亩、海参底播1.5万亩、鲍鱼笼养200亩,新建重力式网箱3个、桁架式网箱1个,开展网箱养殖鱼虾、贝藻间养、底播增殖海参、海胆的多品种养殖,打造海上海藻-贝类、网箱鱼虾、海底海珍品的三级立体高效绿色健康养殖新模式,实现养殖时间的连续性和海域空间的立体性,建设蓝色牧场,减少单一品种养殖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耕海牧渔”水平。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养殖户的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意识和科学养殖意识,引导养殖户合理规划养殖区域和密度,避免盲目扩大单一品种养殖规模。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完善海水养殖区域规划和管理措施,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同时,加强与涉海乡街、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连云区海水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对连云区海水养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连云区林业和海洋局

2025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