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提交人大报告
索 引 号 01425838-7/2024-00019 分 类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 公告
发布机构 林业和海洋局 发文日期 2024-07-18
标 题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85号建议的答复
文 号 连区林海人办〔2024〕3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85号《关于保护山林,禁止随意开挖山体、种菜毁绿的建议》的答复
时 效 有效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85号建议的答复

秦泗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保护山林,禁止随意开挖山体、种菜毁绿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紧紧围绕“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绿色生态宜居连云建设目标,以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为重要抓手,切实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积极支持林业经济示范基地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林业经济示范基地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挖掘特色林业经济产品,注重培育林业经济品牌,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效益双提升,带动当地农民就业推进乡村振兴,为建设美丽连云作出较大贡献。

一、全区林业资源状况

连云区自然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是连云港市森林资源和物种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也是同纬度地区植物种类较多,组成植被建群种又较多的地区。森林资源本底条件良好,主要分布于后云台山、北固山、连岛等区域,主要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还有少量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南北兼容的生物群落。森林资源的丰富得益于有效管理和长效的保护,截止2023年底,森林覆盖率26.25%,林木覆盖率35.29%,位居全省前列。连云区国家公益林面积为6.9188万亩,占全市面积的45.5%。

二、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情况

1、加强对山林区域的综合监管。结合全区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责任的落实,以及林长制工作的全面推行,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强化对山林保护工作的有效管理,督促各街道、林场对主要进山卡口,配齐值守人员,对进入林区生产、施工、游玩、踏青、祭奠人员,按规定登记相关信息,引导不随身携带火种、不破坏林木、不乱丢垃圾。在法定节假日,对进出山林偏僻地段,督促营林单位增设护林人员,加大巡查力度;招募青年志愿者,定时清理垃圾,严禁附近居民种菜毁绿,对进山人员不文明行为及时劝导制止。让每一个进入山林的人都感受到保护资源对于山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提高进山人员的资源保护意识,让人们在工作、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环境对于大自然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

2、严格规范管护自然保护地。扎实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配合市级推进总体规划编制报批,突出规划引领作用,着力解决各类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范围划定和功能分区不科学、边界不清、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强化自然保护地巡护路网、应急救灾、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和疫源疫病监管,严格自然保护地内建设项目准入审查,实现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规范化。

3、严禁非法占用林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程序,认真进行现场勘查和材料审查工作。按照采伐限额的管理要求和我区森林资源现状,结合对照《江苏省生态公益林条例》,林木采伐工作严格审报批程序和手续,做到报告材料严格审核审查、采伐地块严格踏查、采伐限额严格控制,并做到作业设计书、批准书、采伐许可证内的内容填写全面、规范、完整。2023年共转报使用林地手续1件、办理林木采伐审核审批6件。2024年截至目前,转报使用林地手续1件、办理林木采伐审核审批2件。

4、打造林下经济示范品牌。根据我区发展布局,重点扶持茶叶产业化发展。连云区茶树主要分布在后云台山区,现种植面积4241亩,茶叶年产量34吨、产值约1832万元。近年来经过制定云雾茶地方标准、技术培训、参赛评比和外出考察等,培养了一批茶产业技术人才,有效推动了云雾茶的发展,涌现了“中林高山”“苏云”等地方特色品牌。

2020年连云港市5家单位成功入选第一批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连云港市连云区宿城乡苏云茶叶专业合作社名列其中。

2023年全市首批7家市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其中3家位于连云区内。具体为:连云港市连云区墟沟林场,重点扶持引导方向为茶旅融合示范体和森林旅游康养;宿城街道留云岭村委会,重点扶持引导方向为林产品区域加工中心、森林旅游康养和林业村振兴典范;连云港市中云林场,重点扶持引导方向为高海拔生态茶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康养。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每年配合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专项行动;核查各类自然保护地遥感监测图斑,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督促进行整改;推进连云港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连云港北固山省级森林公园范围和功能分区调整工作;建立自然保护地管理长效机制,联合各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建立巡护制度、抽查制度,对自然保护地每周开展2次巡护,及时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督促建立自然保护地违法违规问题举报制度、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保护合力;推动中央生态保护督察涉及自然保护地问题整改工作。持续加大对开荒种地,挖掘葛藤根、种菜毁绿现象进行打击和教育。

2、加强林地项目日常监管。使用林地单位在征占用林地过程中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检查是否存在未批先占的行为;是否存在少批多占的行为;是否存在未按审批用途占用林地的行为;是否存在临时占用林地到期未经审批继续占用的行为。加大对随意开挖山体现象进行打击和教育,对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

3、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宣传培训。筑牢资源保护意识,举办资源保护政策专题辅导讲座,面对面答疑解惑,重点对乡街、村居、林场各级干部进行宣传,强化基层遏制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的意识,提升人民群众知晓度。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信息平台效果,丰富宣传方式,提升宣传广度,以最直接的方式让群众了解保护山林的意义、随意开挖山体种菜毁绿的危害,借助群众监督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森林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

4、加大对非法开垦菜地清理力度。落实全区乡(街)、村(居)四级、五级林长制责任体系。根据我区沿山边毁林种菜实际情况,各责任乡街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分别统计各自辖区内毁林种菜面积,把各乡街对辖区内毁林种菜面积复绿纳入各乡街、林场年度绿化任务进行考核,以巩固非法开垦菜地清理整治成果。

5、优化林下经济产业布局。坚持将改善低效林,提升现有森林质量,不断发挥森林改善气候、美化环境,提升森林康养基地的自然保健休闲养生功能。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林下经济,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发展云雾茶、油茶等林下特色种植项目,发挥国有林场资源禀赋优异的特点,推动国有林场再创业,不断提升国有林场“再造血”能力,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顺利转型。

6、提高林下经济综合效益。邀请省、市相关专家,采取理论讲解、经验交流、现场教学等方式,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拓宽林农增收致富渠道,持续加强对林下经济的技术指导。推行茶叶全域绿色化乃至有机化生产,加强茶树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推广茶园抑草、控草新技术,打造生态茶园。支持生产主体深入开展茶叶质量提升行动,实施全产业链质量提升,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联动,促进技术优化和质量升级。

衷心感谢您对连云区林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的关心和帮助。



连云港市连云区林业和海洋局

2024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