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府文件> 区科技局文件
索 引 号 01425836-0/2020-00006 分 类 科技、教育/科技 / 意见
发布机构 科技局 发文日期 2020-05-29
标 题 关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74号提案的协办意见
文 号 连区科〔2020〕7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时 效 有效

关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74号提案的协办意见

区委组织部

经研究,现对武艺委员提出的《关于连云区人才工作的建议》提出如下协办意见,供你单位答复委员时参考:

今年以来,区科技局深入贯彻省、市、区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和工作要点,积极履行科技管理职责,创新工作思路,着力在科技人才项目申报、人才载体平台建设、人才干事创业环境优化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推进科技进步与人才智力创新发展,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及人才支撑。2020年,全区组织申报省“双创计划”创新类人才项目8个、市“花果山英才计划”创业类人才项目1个,创新类人才项目9个,创新类团队1个,组织5家企业准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征集3家企业申报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需求。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深化产学研合作,畅通科技人才引进渠道。

为了切实提高我区产学研活动的质量与效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区科技局积极深入辖区科技型企业,全面了解企业的技术、人才需求,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鼓励和指导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所开展科技对接,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在详细了解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和人才需求后,邀请高校老师针对我区主导产业和优势企业量身定制合作方案,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方面的帮助。

(二)宣传落实政策,鼓励人才引进与项目申报。

今年以来,区科技局通过与企业负责人座谈、现场走访研发及生产车间,大力宣传和介绍国家和省、市、区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和人才政策,使企业充分了解和掌握各项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家、科研工作者用足用好这些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在人才工作方面,今年共组织申报省“双创计划”创新类人才项目8个、市“花果山英才计划”创业类人才项目1个,创新类人才项目9个,创新类团队1个。

(三)开展企业走访,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建设。

深入企业调研,摸清企业的实际需求,帮企业找技术找人才,走访科技型企业20多家,发放人才、技术需求调研表。征集2020年企业研发机构拟新建情况,现已征集3家企业的新建需求。拟组织15家企业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5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二、存在问题

虽然今年通过各部门共同努力,连云区科技人才引进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产业层次不高。我区主导产业是以盐化油化、金属材料为主的传统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大多数企业是生产销售型而非创新驱动型,企业的生产方式、技术研发、装备情况相对落后,加之科技型企业少,创新能力不强等因素,导致集聚科技资源和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较弱。二是人才载体较少。在申报省“双创人才”项目时需要国家高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平台资质,而我区直接面向产业技术创新、具有产业带动能力的省级科技平台数量少,致使每年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数量不多,成为每年度申报省人才项目的突出瓶颈问题。三是引才基础薄弱。我区中小企业人才和创新观念相对薄弱,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不高,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仍显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企业整体实力不强,工资待遇水平不高,创新创业环境不优,缺乏引才聚才的吸引力,导致省外高层次人才对加盟我区中小企业积极性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强化服务意识,集聚各类创新资源。依托省市最新的人才扶持政策,在盐化油化、金属材料、现代农业等产业领域重点引进一批拥有国内外领先技术、熟悉国内外市场、具有广泛联系的高层次人才。坚持柔性引进和使用机制,积极鼓励企业与省内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合作,鼓励申报省“双创计划”人才项目,争取人才政策资金支持。

二是培育国家高企,强化人才载体建设。利用国家和省市科技扶持资金以及省“苏科贷”等科技金融服务产品,帮助企业解决创新与融资需求,降低企业创新创业成本,培育一批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全力做好今年的国家高企、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工作,邀请专业服务机构定期来我区现场辅导,及时解决企业在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确保各类人才载体平台全部认定成功,为新一年的人才柔性引进和人才项目申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推进产学研合作,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继续在辖区企业广泛征集人才和技术需求,全心全意地帮助企业寻找省内外专家教授、科研院所进行“会诊”,在予以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引导和鼓励组织企业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引才引智,借力发展。同时,积极推荐辖区企业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产研合作活动,组织高校专家来我区开展技术攻关、科技项目合作、成果转化落地,不断推动科技人才工作取得更大成效。